哭笑记

首页|趣图|段子|网文|视频|朗诵

潮汕俗语故事

1、一块薯粉粿,欲保贺多少人

俗话“一块薯粉粿,欲保贺多少人”常用来讽刺那些奉献少而索取多的人。

潮汕地区某村某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很多人都带着供品到“伯爷宫”来拜“伯爷”,祈求平安。伯爷宫的“治宫”(庙祝)早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好乘机捞一把。

天刚蒙蒙亮,一位年迈的“老姆”(大娘)便拿着一个竹篮,颤巍巍地推开庙门,把竹篮放在供桌上,烧上一炷香,然后跪在地上,虔诚地祭拜起来,嘴里呢呢喃喃地祈祷着:“伯爷公保贺(保佑)保贺,保贺我老伴和我长寿健康;保贺保贺,保贺大囝子孙兴旺、大赚;保贺保贺,保贺二囝合家平平安安……”老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个个都祈祷遍,“保贺保贺”之声一直未停。乡里很多人都拿了鸡、鱼等供品,陆续而至,眼看拜“伯爷”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都在这老姆后面排队等待。庙祝看老姆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心里就厌烦。走上前一看,老姆竹篮中只有一大块薯粉粿,便刻薄地说:“阿老姆,你就这一块薯粉粿,到底欲保贺多少人?”后来,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地就传开了,“一块薯粉粿,欲保号多少人”也就成了一句俗语。


2、未食粽破裘唔甘放

“未食粽,破裘唔甘放”是潮人常说的时令俗语。它指的是:经过寒冬到春天,还经常有春寒料峭的气候;农历四月虽是“立夏”,但寒热还不稳定。故民间又有俗语说:“正月冻死牛,二月冻死马,三月冻死爱雅姐,四月冻死老历假(身体虚弱者)。”正二月冻死牛马是常有的事;而三月则还会冻死爱扮雅的小姐,因她们讨厌穿太久冬春寒衣,巴不得早些穿上超薄衫、超短裙,好裸露一些肉感形体美,谁料寒流一来,雅姐们就会被冻坏了(冻死是夸张的说法);四月北方还经常会降霜雪,南方虽热,但有时也有寒气袭人。“未食粽,破裘唔甘放”这句话是人们的经验之谈,它告诫大家说:未到五月初五端午节食粽时,破旧的御寒棉裘一类的厚衣服还不可收起,只有到了“食粽”后,寒衣才可放心地放下。

事实证明,只有到了五月初五以后,才是真正的“夏至”了,天气才转入盛夏季节,要转向防暑降温的战斗了,才可把破裘放下藏起。



3、艰苦哇,豆干兄

这是一句熟人之间玩笑,插科打浑的话。潮语的“豆干”是指硬豆腐。至于那个“豆干兄”,据说其生活原型居住在汕头市区的外马路尾或中山路尾一带,双亲已经亡故。他时年约三四十岁而未婚,仅靠着祖上遗下的棚屋约一间半(兼作为豆干作坊)过日子。邻居的老大妈婶子们见他可怜,有时就帮他做些缝补衣服的家务活之类,并说些安慰他的话。时逢“大革命”“割资本主义尾巴”运动,他的豆干作坊维持不下去了,整天唉声叹气自怨命苦。领居某老大妈当时跟他见面打招呼总说“艰苦哇,豆干兄。”以此来表达对他所受到的不公平遭遇的同情。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不久后老大妈的这句话竟然被慢慢地传开了。这句话大概能发泄人们心头的某种不满和怨气,熨平人们心中的疤痕吧。另外,它带有黑色幽默的成份。总之,那时基层的群众都喜欢说这句话,尤其是在单位上班时。例如工人们私下里爱把他们的顶头小领导戏称为“豆干兄”;也常自嘲自己惨过“豆干兄”。



4、祭你到五都,去食番薯圈!

“都”是古代的行政单位,介于“县”与“乡”之间,相当于现在的“镇”。至今,潮汕地名中还保存不少“都”,如揭阳的地都,澄海的隆都,均为历史遗留。闽南的五都,约在东山岛一带。福建省是中国番薯的发祥地,其祖籍却在东南亚。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由旅居吕宋岛的泉州林氏子将薯种传入中国,首先在福建培育成功。闽南多山,东山岛更为贫瘠,适宜种番薯。那里的人们习惯“食番薯,配姑鱼”,素为人所乐道。入潮的闽南人将番薯带到了潮汕,迅速传遍粤东大地,成为缺粮的潮汕的又一项主食。这来自异邦的救命物,在当年,常常作为贫穷的象征。真是一件番薯,几多悲欢,又恨又爱,万般无奈。有多少与番薯有关的传说。张华云老有一首写番薯的竹枝词,亦庄亦谐:“番邦来结众生缘,下人猪槽上酒筵。每与精粮争挂帅,亦偕甜芋作拼盘”,写出番薯的悲喜剧。

人们怎能忘怀那盛产番薯的五都,那个中国红薯或白薯的故乡。潮汕妇人碰上不合心意的人事,总喜欢回敬一句:“祭你到五都,去食番薯圈!”



5、剁断手指头

潮汕人比喻某些人做错了事之后决心改正,痛改前非或指某个人下定了决心,总是用“斫断手指头”这个俗语。

唐朝玄宗年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当时的名将张巡守睢阳城,浴血奋战。但寡不敌众,只好派手下大将南霁云向其它城守将讨救兵。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奉命突围到附近的临淮关搬救兵。敌军数万人发现南霁云等的踪迹,就四面拦截,不放他过去。南霁云左右驰射,人马所到之处,好象闪电一样,倏尔明灭,使得敌军神摇目眩,不知所措。南霁云突围成功,到达淮阳时只损失两名部下,唐朝的将军们都妒忌张巡的威名,坐视其败,不愿伸出援手。临淮的守将贺兰进明,尤其如此。南霁云苦口请兵,贺兰进明只是不答应。南霁云悲愤之至,在宴会中拨出佩剑,砍断一只手指,鲜血淋漓地斥责贺兰进明自私,座中人不禁为之泪下。

睢阳城破,张巡、南霁云等被俘不屈,以身殉国。

潮汕多地都建有双忠公祠,以纪念张巡和许远。而南霁云“剁断手指头”的这个典故,也随之流传。但其语义已有所演变。


6、众生有料人无料

亦作“牛料马料人孬料”。潮汕人常说的“。“众生”指畜牲;“料”则指预料。此俗语指人可以预料畜牲未来的情况,而人自己的前途却很难预料。

澄海某处牲畜集市上有个李“牛中”,善于相牛。一条牛只要让他看上一眼,便能看出它的齿岁、体质、有无喂养价值,因而声名鼎鼎。农民要买牛,都找他介绍,帮助找好牛。这李“牛中”生有一子,嗜好上茶楼酒肆,把父亲给的钱全给吃光了,而相牛本领却一招也没学会。李“牛中”认为这儿子是个败家子。后来,李“牛中”老了,不能到集市去做生意,挣的钱也越来越少了。有一天,他把儿子叫到跟前,对他说:“我不能再赚钱供你去吃喝了。我这里攒下了这一点钱,你如果想做人的话,就拿去学一门手艺或做点生意。如果不想做人的话,就继续拿去吃玩乐吧。反正,今后就全靠你自己的了。”看着父亲一副老太龙钟的样子,听了老父亲的一席话之后,这败家子有所触动,接过钱后,心里想:这十多年来,我吃遍附近的茶楼酒店,哪里有什么名菜,什么菜最符合本地人的口味我都懂。于是,就开家饭店,对饭菜十分讲究,推出了几个很有特色的拿手菜,颇受顾客欢迎,加上平日里那些贪口的朋友也常来惠顾,所以生意兴隆。没两年,便发了财。他父亲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攒下的钱也没他这两年挣的多。

想起以前对儿子评价,李“牛中”感慨地说:“真是牛马有料人无料啊!”此后,“牛马有料人无料”便演绎为“众生有料人无料”,在澄海一带传开了。


7、正月初一借红缨

另作“正月初一借红绸”。在大家都需要使用时向别人借用某种东西,潮州人比喻为“正月初一借红缨”。例如说:“者天时落雨落滴,人人着用雨遮,你正月初一借红缨,去底块借有?”(这种天气,雨滴滴嗒嗒地下个不停,人人都要用雨伞,你现在去跟人家借雨伞,岂不像正月初一向人家借红缨一样,哪里借得到?)

要知道这句俗语,得先知道潮州的昔时的游艺民俗。从正月初一到元宵,各地都有规模不同的游艺活动,最普遍的有“营老爷”(游神赛会)、“营锣鼓”(潮州大锣鼓游行演出)、“营标”(标旗游行)、“扮涂戏”(广场戏)、“英歌舞”和各种动物舞蹈,如舞狮、舞龙、舞鳌鱼、舞蜈蚣等等。“红缨”即是“红缨枪”上的“红缨”,是一种饰物,参加化装游行者大都要用上。当乡乡里里都在搞游行的时候,你去向人家借红缨,当然是借不到的。因此,便有了这个俗语流传下来。


8、正想千丁,倒想绝种

俗语“正想千丁,倒想绝种”,意在劝告人们凡事应多从正面、好的方面去考虑,并付诸努力去践行,就自有好结果;若从反面、消极方面着想,并萎靡不振,就没有好下场。而“千丁”与“绝种”,则是一种带夸张的形容词,因古人注重多子多福、千子万孙;害怕绝了香丁、无可传宗接代。这两句话带有严重的警告语气。

这俗语的故事出自古时潮州府属某地一位赴省城考举人的秀才。这秀才在赴试途中夜宿客栈,梦见三件事:一、自己在墙头上种白菜;二、他冒雨上路既戴竹笠又打雨伞;三、他跟心爱的表妹背靠背睡在一起。天亮醒来后,秀才迫不及待地去找街上算命先生预卜吉凶。算命先生听后大摇头:“此乃不祥之兆!墙头种白菜,是白费力;头戴竹笠手打伞,是多此一举;跟心上人背向而睡,是无望!”秀才闻言垂头丧气,到客栈收拾行李,打道回府。———这是算命仙和秀才的“倒想”。

客栈老板问秀才因何如此?秀才告以原委。老板一拍大腿,乐呵呵地说:“我为你圆梦吧!这梦是大吉大利的预兆呀!墙头种白菜,是高种,也即是高中功名;戴笠撑伞是有备无患,打双保险;与表妹背着睡,说明你一转身,一举手就可得到她,秀才的功名是转眼可得、举手即达的呀!”——这是客栈老板的“正想”。

秀才觉得老板说得甚有道理,便振作精神,奋力拼搏,此科果然考中举人,并如愿以偿与表妹结婚。以后上京又中进士,从县令再逐步升迁。告老归家时子孙昌盛,他对子孙们感叹地说:“当初是我‘正想’,才有今日的‘千丁’;若是‘倒想’,恐怕就‘绝种’了,”这两句话便流传至今作为警世语。


9、欲死还疼支辫

清朝时,潮州府有个叫乌辫的罪犯,被官府判处斩刑。临行刑时,他对刽子手说:“我这条长辫又黑又大股,非常好看,请你们斩我时,千万不要把辫子斩断。”

从那以后,潮州各地就流传一句俗语叫做“欲死还疼支辫”,指人做事不识大小轻重,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


10、有人沉船,有人出米

亦作“有人沉船,有人插米”。指的是有一些人遭了殃,而有的人却因此而发财;有的亏损,而有的因此而得益。

传说何野云死后,被任命为榕江水神,他决心除霸惩强,救济贫民,管好榕江。何野云首先观察了榕江地形,安顿水族,任命狮、象把守榕江江口,又命大象镇守双溪嘴,把榕江整理得有条不紊。

不久,人们就发觉一个奇怪的现象,财主、豪绅的船只常常在双溪嘴沉没,而关埠石井村前石井岩三峰古寺却每日都从石缝里流出大米来。因而就有了“双溪嘴沉船,石井岩出米”之说。原来,凡是过往的船只,何野云都要调查一番,凡运载的是不义之财者都没收。特别是掠夺敲榨农民而得来的大米,帆船运载到双溪嘴,何野云就令镇守的神出鬼没龟将其翻沉,并将大米储积起来,每日计算着从石缝流出,以赈济濒临死亡的贫苦村民。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一些人遭殃,一些人发财;有人亏败,有人得益的事,称为“有人沉船,有人出米”,并作为一句俗谚而流传下来。


11、一时懵懂牵牛上楼棚

这句富有谐趣的俗语流传于揭阳一带。意思是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往往会因考虑不周,作出不合事宜的行为或决定。据传,揭阳某地有一次天降暴雨,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村庄的房屋也已经被洪水侵入,人们纷纷逃上屋顶或楼棚。眼看水位不停地上升,几乎要顶着楼板。有一农户的耕牛在水中拼命挣扎,眼看就要被大水冲走。主人救牛心切,便跳下水去拉住系着牛鼻的绳子游回楼棚上,一家大小协力把耕牛拉到楼棚上。主人看到耕牛得救,松了一口气。不一会,大水渐渐退下,人们的心情都随着轻松。等到露出地面,人们相继从高处下到地面来。这时主人望着楼棚上的耕牛,不禁为之一怔:“牛怎么下得来呢?”“一时懵懂,牵牛上楼棚”的趣话就这样传开了,并成了有一定比喻意义的俗语。


12、鸭仔跳东司

歇后语“鸭仔跳东司——赶伙”,是鸭子喜欢成群行动,一只小鸭子往里跳,其它的也懵然跟着跳。东司,厕池。赶伙,意谓赶着潮流走,它是喻人们见着有人干,也懵然跟着干。

乡村,放在池塘的鸭仔,它们喜欢成群觅食游水。如果领头鸭仔跳下水厕或粪厕,找虫吃,后边的也一只一只懵然跟着跳。可往下跳容易,往上跳就难。不少时候,鸭仔在东司等待主人寻找,主人用鸭篱或网袋,把它们一只只救上来。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也常常碰到赶大众的事,像鸭仔跳东司一样,一只一只跟着跳。


13、先呾就赢,慢呾输八成

潮州人常用“先呾就赢,慢呾输八成”这句俗语表示“先说占便宜”的意思,就像普宁人喜用“大坝换牛,先呾就赢”一样。这句俗语来源于普宁大坝墟的“牛市”。

旧时,乡村中的牲畜买卖,都要集中到墟市来,由“牛中”介绍,才能进行。而“大坝”的“牛市”是远近闻名的。这里的牛体大力壮,勤于耕作。这里的“牛中”(专门从事介绍牛的买卖的经纪人)也特别有经验,善于相牛。从大坝经牛中介绍而买来的牛,通常都是好牛。但是,这里的牛市中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一头牛有多少个“牛中”和买主看中,只要其中一个“牛中”向买主和卖主开了价,其他“牛中”均不得开口再提价或压价,以免坏了生意,扰乱了由“牛中”们操纵着的市场价格秩序。这就是所谓的“先口旦就赢”,原来指的是谁先开价,生意就由谁来做。后来,经一再引申,现在已泛指凡事谁先说了,便占了先入为主的便宜。


14、蜈蚣鸡母蛇


潮汕民间有句惯用语“蜈蚣鸡母蛇。”比喻那些互相制约或各有胜负,而形成连环套关系的人和事。例如在各种比赛中出现甲胜乙、乙胜丙、丙又胜甲的局面,或人际关系中甲怕乙、乙怕丙、丙又怕甲的现象。也有引申把男女“三角恋爱”关系讥喻为“蜈蚣鸡母蛇。”

这种比喻既生动又有道理。因为在自然界里,蜈蚣、鸡母和蛇这3种动物,确实是天生的一物降一物,蜈蚣怕鸡母、鸡母怕蛇、蛇怕蜈蚣,形成了一个互相制约的连环圈


15、唔合脚步赚钱平分也勿

这句俗谚是指人们中往往在性格、说话、行动、办事等等合作不来的人和事。

故事出自于轿铺。民国初期,饶平县黄冈区石桥头(今属中山路头、中山路一号从石桥头排起),有外县人在这里开轿铺(俗称“轿夫店”),轿铺专营新娘出嫁或抬先生(医生)出诊,或抬当地官员、豪绅外出,或抬富家妻妾、子女外出做客,或庵堂拜佛等等专业的行档。作为一名“轿夫”要一定的体力耐劳,前后两人的脚步,要步步左右、左右顺序合作。由于生意兴隆,铺里轿夫有时发病无法应付乘客,而在当时暂时雇用那些有体力而愿意受聘的壮年者,由于临时雇来人员没有抬轿的技能,走路时不合先左后右的步术,这样抬轿不顺步就吃力,凡老是不合步者都被辞退。由此而出现“唔合脚步,赚钱平分也勿”的俗谚。



16、唔对凯伯个数路

亦作“唔对阿凯伯条数”。世上一切事物总有一个理。“唔对凯伯个数路”是说事物数目不符或方法不对。

从前潮汕某地有一位名叫“凯伯”的老者,他家境贫寒,只生一子,未能供他读书,只好送到南洋(即今东南亚一带)谋生。过了数年,其子开始积了一点钱,就寄了一百元回来赡养父亲,并附上一封家信,信上没有一字,只画着四条狗,八只鳖。送款人看到信上没有标明具体数目,就偷了二元,只还给凯伯九十八元。凯伯一看到信,马上就把送款人抓住,大声喝问:“你偷了我二元钱。”送款人抵赖说:“信上又没有写明数目,你有什么证据说我偷钱!”凯伯指着信上的图说:“四狗三十六,八鳖六十四(潮汕方言中,‘狗’与‘九’、‘鳖’与‘八’谐音),两数相加,正好是百元正。你还敢抵赖?”送款人无话可说,只得如数奉还,从此俗语“唔对凯伯个数路”便流传在潮汕一带。


17、无圆汁也好

潮汕地区有句口头禅,叫“无圆汁也好”,意思是说,达不到某一理想的目的,稍差一点也算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例如最近高考,有一学生达不到报考的一线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降为一般大学,其家长就说:“无圆汁也好。”

“无圆汁也好”有一故事:相传明代万历年间,潮阳贵山都一财主娶媳妇,按当地习惯,要煮甜圆汤招待前来看新娘的乡邻。后来几名外乡乞丐闻讯,也登门来看新娘,想吃碗甜圆汤填填肚子,当他们向主人讨要吃甜圆汤时,主人一眼看出这几人是外地乞丐,就说:“甜圆吃完了,只剩下一些汁了。”乞丐说:“无圆汁也好。”主人只好给每人一碗甜圆汁吃。从此,“无圆汁也好”这句口头禅,便在各乡流传开了。


18、无用姿娘勤三顿

澄海流行一句俗语:“无用姿娘勤三顿”,用来嘲讽那些生性懒惰,却又弄虚作假,掩饰自己毛病的人。

过去,潮汕滨海某村有一个青年,勤劳朴实,娶了一个老婆,却是个好吃懒做的货色。

这青年早出晚归,赚钱维持生计,而妻子在家,却是东游西逛,啥事也不干。邻居们非议纷纷,说这女人年纪轻轻的,也不会做些针线活,纺些纱来帮衬帮衬家里。这后生觉得有理,就对妻子说了。

这年轻妻子也就从娘家搬来了一架纺纱车,每日里估计丈夫要回来的时候,就坐在纺纱机前纺起纱来。丈夫回来,看到妻子忙着纺纱,心里感到十分高兴,便不顾劳累,亲自下厨做饭。并且再三关照妻子:千万别累着,要多歇歇。等丈夫出门,这妻子立刻跑回房里睡大觉。

终于有一天,妻子的这个秘密被隔壁的大娘知道了。因为每当快到三餐时,这家的纺纱机就响起来。而丈夫出了门,就悄无声息了。大娘把这秘密告诉了乡里人,乡里人都知道了,窃笑不已。

后来妻子因暴食过度,死了。这后生想为妻子办丧事,可家中无余钱。想起妻子纺的纱从来没卖,想要把纱卖了。但找遍整个房子,都没找到一个纱团。隔壁大娘跑过来把真相说出。后生十分生气,拆开纺纱机上挂着的纱团,把妻子的尸身裹了。骂道:“真是无用姿娘勤三顿!”用席子草草将其埋葬了事。


19、无工做雅粿

俗语“无工做幼粿”或“无工做雅粿”意思是没有功夫可做儒雅的粿品。“工”,功夫、技巧“幼粿”精巧粿品。

乡村民俗,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舂米志做粿。做粿要花时间,又要有功夫。

“无工做幼粿”或“无间做雅粿”,引申没有时间、没有功夫的人,应付某件工作,敷衍了事。


20、无咚噔,咋呢有三牲

咚,鼓响的象声词,噔,锣响的象声词,咚噔,表示敲锣打鼓,引伸为举办庆典红白大事。无咚噔,没有庆典婚丧活动的引伸代词。“无咚噔,咋呢有三牲”这句潮汕俗语直译的意思是:锣鼓不响,没有庆典祀拜活动,民众就不会屠猪宰羊杀鸡作祭品。引伸义是:(1)没有劳作,怎么能有收获呢?(2):应该巧立名目,才能有意外的得益。

这句反问式的俗语,也有说成叙述式的:“着咚噔,正有三牲。”


21、炆三次蕃茨饭看无场电影

“炆三次蕃茨饭看无场电影”这句俗语以前主要流传在潮安、饶平一带。这句俗语以普通话标准音的意译是:最近一段时间,一家人煮了三次地瓜饭吃了,但还是盼不来电影队进村放映电影。这其中的掌故是———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潮汕农村民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极其贫乏。电影队好久才到村里放映一场电影,村民视之为盛大的节日,当晚几乎家家户户煮干饭炒一二个青菜。劳力少家境更贫困者,“米不够,地瓜凑”。电影队进村没有固定排期,于是有好事生非者不时放谣传捉弄村民:“电影队今晚要进村了!”村民高高兴兴煮好干饭,却是白欢喜一场,好不懊丧(当时民众的口粮有限,频繁吃干饭多用粮食会导致“冬尾”未到先断炊)。某村柿饼老婶一家是只能煮地瓜饭的特困户,被骗煮了三次的地瓜饭,仍不见到放映队的影子。这一天,大队宣委到村道呼喊:“今晚看电影了!”柿饼老婶早有气,已将真的也认作假的,走出家门对宣委破口骂:“我炆了三次蕃茨饭看无场电影!你还要再来骗我?”

这句俗话后被引伸为好事多磨。


22、未过塘埔渡,先食揭阳米

也有说“未到塘埔渡,先食炮台米”、“未到关埠先食炮台米。”因为培埔这边属渔湖,过了渡口,才是炮台。

塘埔渡是揭阳榕江北河的一个古渡口,其址本来便在揭阳县境内,今天归属揭东县管辖。然而,长期以来,在海阳及澄海等地百姓心目中,只有过了塘埔渡,才真正进入揭阳的地界。因为塘埔渡属官渡,两岸都是官道。古代,潮州府与揭阳县的驿传文书,须经塘埔渡过河。塘埔渡以东驿铺,昔日部分属海阳县管辖;塘埔渡以西驿铺才全部属揭阳县所管。故而,许多人一直认为,只有过了塘埔渡,才入揭阳境。

这则俗语,也可用来比喻寅吃卯粮、超前透支、入不敷出、日食艰难的困境。也与“先支后做,穷过屎粕”意思相同。


23、头日剃头就遇着个胡须

“头日剃头就遇着个胡须”,意思是事情刚刚开始就碰上了麻烦。“胡须”是指长满胡子的人。

从前,有一个理发的学徒,他习艺时很不虚心,认为学这手艺不外是会拿剪刀、剃刀、木梳几件家伙,有什么了不起!学习时漫不经心,学徒期未满就跑回家乡自立门户了。

开业头一天,进门的第一位顾客是位大胡子。这位未满师的徒弟一看,就傻了眼。没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走上前。但是,当他拿起剃刀时,就感到刀钝、须硬,手和指都不灵活。胡子未刮掉,却先把顾客的脸刮伤了。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他连忙用左手的手指去按住伤口。不一会,左手的五个指头全都按下了,可是伤口却不断地在增加。他急了,一时又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于是,放声大哭起来。

顾客是个宽容的人,刚才见他生手生脚的,已经知道他是个新手,当割破他的脸的时候,他也忍了。这时,理发学徒放声大哭,他却不解了,便问他为何痛哭,学徒边抽泣边回答:“我真倒霉,头日剃头就遇着你这个胡须。”大胡子顾客大笑不已。后来,大家便用这句话来形容刚出道办事就碰上了棘手的事或难对付的人。


24、筒米欠人九碗粥

潮州地区流传一句俗语:“筒米欠人九碗粥。”喻家庭负债累累,生活艰难。

从前,潮州人用竹筒量米,这竹筒就叫米筒。米筒多以一斤米量为准。平日,人们向邻居借米,都以米筒量借。一筒米大概可以煮十碗粥(蓝花碗),若家里只有一筒米却欠人九碗粥,这就说明家里三餐无着落,靠负债或靠别人支持过日子,比喻生活很艰难。

昔年,城乡百姓苦难日子多,负债过日,“筒米欠人九碗粥”是常有的事。为了解决“肚子”问题,在物质生活困难时期,人们常常拾谷穗、果菜代替借米过日。


25、捅破棚窗纸

潮汕俗语“捅破棚窗纸”是指揭开事物的真相。其意义与“拆穿西洋镜”相近。昔年的潮汕皮影戏俗称纸影戏或“皮猴”。是一种流传相当广泛的广场戏。原先的皮影戏是利用粉光投影的。戏棚前面糊着白纸,称为棚窗。演员操纵、唱戏、奏乐均在棚窗内面。棚外的观众,也就只能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了。据说,从前有一位富家公子,在看潮州皮影戏时,被一个旦角的甜美嗓音迷住了。站在棚前,只觉得这唱腔清丽婉转,沁人肺腑,动人心弦。心想那唱旦解的演员,一定长得如花似玉,美貌可人。从此,每天都到这戏棚下跟棚,尽想着棚里头的那位“佳人”。可是看也看不清,弄得不思饮食,意害丰收了相思病。药石无效,日见消瘦。家里的人都十分担忧。家里有个老佣人,问清了公子的病根后,笑着说:“心病还须心药治,我也许有办法。”于是便把公子带到戏棚下看戏。当来到戏棚的时候,老佣人走近台前,故意把棚窗纸弄破。公子往里一瞧,唱戏的意然全都是一色的男子,其中唱旦角的居然是一个皱巴巴的老头子。公子看了,觉得自己荒唐,心中的结顿然解开,这病遂不治而愈。自此之后,“捅破棚窗纸”这俗语就流传下来。


26、桃有歪,李无歪

反讽说法为“桃歪李也歪”,这以桃李果实形状相对而言,寓真理的存在是正确的,绝对不可否定。

桃果饱圆,表皮有茸毛,尾尖偏歪;李果球圆、光滑,有明显果沟,却没有尾尖。两者不同形态给人们带来“桃有歪,李无歪”的说法。

“理”与“李”谐音,有道理、真理,理由,讲理之说。对“理”而言,就是事物的正本规律,没有歪斜的,这也就是“桃有歪、李无歪”的引申含义。


27、桃唔是,李唔是,油甘赶人在俏市

俗语“桃唔是,李唔是,油甘赶人在俏市”,是昔年农村弱势人的一句自量自卑语。

桃,白里透红,硕大丰满,楚楚动人。李,红艳或黄亮,美丽可爱。古往今来,以“艳如桃李”形容美丽女子;以“桃李满天下”赞美老师培育人才之多。桃李佳果,味道甘美,桃李很有名气。每年夏天,桃李收摘占有一定市场,其色其味脍炙人口。

油甘,果小味涩。虽吃后留甘,却没有桃李名气,从色泽从味道占不了市场,卖不起价。于是形成一句“桃唔是,李唔是,油甘赶人在俏市”的趣语。

旧时农村弱势人常以油甘自喻,别“赶人在俏市”,不该与头面人物争光。


28、饲到鸡大老爷蛀

俗语“饲到鸡大老爷蛀”,意指养鸡敬神,等到把鸡养大时,神像早就被虫子蛀掉了,比喻行动太慢,来不及适应需要。与此近似的还有一句俗语,叫“生仔付唔着哭父,”意指父老子幼,把儿子养大来不及为父母送终。

有一对知识分子夫妇,生了一个儿子后,父亲做了男结扎手术。转眼儿子二十多岁了,与一个姑娘谈了恋爱。但他父母嫌女方门不当户不对,硬是棒打鸳鸯,把他们折散了,致使父子反目,母儿绝情。青年男女绝望之中,把自己捆在一起,双双投韩江殉情。

儿子死后,五十多岁的老父亲去做了结扎复原手术,以期生下一男半女,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他们这种自食其果的结局,暗地里被人们讥为“饲到鸡大老爷蛀……生仔付唔着哭父”。


29、死阿奶,踏破厅;阿爷死,无人行

这句俗语与“有福姿娘夫前死”意思相近。但此条则更形象地道出了势利者的人情观。这里所描述的一则潮汕掌故,传说就是这句俗谚的典故。

晚清时,潮州总兵方耀,为人势利,十分会巴结人,常常千方百计地讨好当时任“钦赐总督衔”、“节制沿海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的朝官丁日昌。丁日昌在榕城定居,方耀经常登门拜访。光绪八年(公元1882)某日,方耀往广州办事,已走到半路,忽有人禀报:“丁日昌夫人病逝。”方耀立即命人准备银两,返回潮州,换了衣服就要亲自到榕城吊唁。正要出门时,又接到丁府家人正式来报:“丁日昌大人逝世。”方耀一听,方知死的是丁日昌本人,暗想:“既是丁日昌已死,去了对自己的地位又有什么用处呢?”于是又换了装束,自顾往广州而去,只是派人送去礼仪而已。时人叹道:真是“阿奶死,踏破厅;阿爷死,无人行”呵!


30、食韭菜撬老案

潮汕民间偶逢相互发生矛盾,甚则引起争吵时,有的人脾气执拗,把将以往已化解的事端仍疾言厉色再提起来。惹致对方难以忍受,直言斥责他是“食韭菜撬老案”。

潮汕这句俗语的贬义,多指对某件事端牵肠挂肚而火上加油,一再惹事生非的人。

韭菜属辛温助热益阳之蔬,吃多了易上火。凡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咽痛目赤,口舌生疮,阴虚阳亢者等热性病患者均不宜食用,否则容易旧病复发。由此,民间这句“食韭菜撬老案”的俗语,也是谨防旧病复发的养生保健教育的警句。


31、拾着条索缀只猪

农民老二外出归来,牵着一头猪进门。老二嫂问他:“你从哪里弄来的猪?不会是偷人家的吧!”老二坦率地说:“哪有偷的事!我只不过是半路在篱笆边拾到一根绳子,想不到绳子尾端还缀着头猪呢。”

这就是俗语“拾着条索缀只猪”的由来,意谓“顺手牵羊”。


32、拾着块姜杀只鹅

俗语“拾着块姜杀只鹅”义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意指因小失大。

据说有一个人在路上捡到了一块上等的老辣姜,高兴极了,匆忙赶回家中,抓了一只正在下蛋的鹅,就要动手宰杀。妻子上前阻止说:“这鹅会下蛋呢,再说今天又不是什么节日,干吗杀鹅呢?”这人拿出拾来的姜说:“难道你不懂吗?辣姜是做卤鹅的最好佐料,如果不把这鹅杀了,不是白白浪费这块好姜吗?”旁边的人听了,都嘲笑他“拾着块姜杀只鹅”,得不偿失。后来流传下来,成了一句俗语。


33、北(识)字掠无磨蜞

潮汕有一句俗语叫做“北字掠无磨蜞”。它在群众日常的语言交流中明显带有贬义的色彩。其演绎出来的意思是做事如果拘泥于本本,不注重实际,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即使学识再丰富的也难见成效。

探究这句俗语的源头,当上溯到小农经济时代。由于当时生产力落后,田地缺乏平整和连片种植,导致高低不平,沟坎密布。而当时的生态环境却保存尚好。在田间地头、沟边崖畔,往往生活栖息着大量的鱼虾蛙鳖。庄户人常常加以捞捕作为佐餐的菜料。尤其是对于蟛蜞(即磨蜞)人们更是情有独钟。将其捉回家之后放入食盐、大蒜等调料加以腌制便成为一种佐餐的佳品。因而蟛蜞在当时便成为庄户人争相捕捉的热路货。

然而要捉到蟛蜞并非易事。因为它们总是在沟坎地头掏穴而栖,藏身之处隐蔽曲折。因此,庄户人就用上专门的工具———蟛蜞刀,将藏身洞穴的蟛蜞挖出来。蟛蜞藏得越深,掏挖的面积就越大。这样就常常造成土坎田头的崩塌,或者带来田水的流失等一系列连琐反应,使田主的利益受到损失。

为了保护农田,有的人便在地头竖一木牌。上书:“此处严禁挖蟛蜞”之类的字样,申明利害关系。断文识字的人一目了然,便也转向别处以免招惹麻烦。至于那些目不识丁者,根本不知道木牌上面写的是何意思,仍然顾自大手大脚照挖不误。这样一来,反倒是那些粗通文字者四处寻觅。每至一沟边地角往往都会见到禁止挖掘的警示。因而四处碰壁,无从下手。到头来竹篓里空空如也。这就是“北字掠捉不到磨蜞”的由来。

故事的原意是讽刺那些拘泥于书本,食而不化,遇事不懂得灵活变通的迂腐保守者,却也从反面说明了凡事敢于实践,勇于突破,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34、十嘴九尻仓

俗语“十嘴九尻仓(屁股)”,旨在批评人们对某件事人多嘴杂、议论纷纭,莫衷一是、没有一个共同的主见。它源于澄海上窖村清末画家高振之为人家画鹌鹑的故事。

高振之不但擅长画鹌鹑,而且画其它花鸟虫鱼也很拿手。一次,他受聘于海阳县龙溪都(今潮安县庵埠镇),去为一大户人家新落成的大厦画照壁。照壁上部正中镶嵌了“紫气东来”四个大字,余作“地面”,要他画花鸟。主人家在场共有九位老中青男女,有人主张要画“三鸟”,有人主张要画喜鹊,有人主张要画燕子或麻雀、布谷、黄莺……高振之白等了半天也没有一结局,他只管灌着闷茶。

好不容易等到中午那家中最小的一个人放学回家,家人们才说由小孩决定要什么就画什么。那小孩说,我最喜欢鹌鹑,就画十只鹌鹑吧!这一来,高振之才动起了画笔。

至掌灯时分,十只鹌鹑及其背景(花园一角)画好了,鹌鹑只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主人们甚为满意。那小孩一只一只数着,刚好十只。但他有所发现,诧异大嚷:“怎么有十个嘴却只有九个尻仓?”原来,有一只鹌鹑的后半部被假山挡住了。小孩继续说:“真是十嘴九尻仓!”

从此,“十嘴九尻仓”就成为一句俗语传开了。


35、生阿弟,卖阿兄

“生阿弟,卖阿兄”这一句俗语现在人们用来形容捉襟见肘,经济拮据的狼狈相。它来源于过去潮州的一种民间陋俗。

过去潮州的宗法习俗,重男轻女,只有生下男孩,才算添丁。并且必须举行热闹非常的“上灯”活动。凡是生了男孩的人家,在农历正月十三日家人就可以挑起一对大红灯挂在祠堂的灯架上,象征家中添了丁。在元宵灯节期间,每天晚上,抱着孩子到祠堂前接受乡下的祝贺。除了挂灯外,还要在祠堂前悬挂八屏大花灯,或搭戏台,做“纸影戏”,让村里的人观赏、娱乐。

“上灯”的人称为“灯头”。“上灯”的大小活动由他们推举司事主持,一切费用由他们平均摊派。元宵过后,还要把花灯屏一一赠送给予乡下亲戚。更有甚者,还得在祠堂做丁酒,设宴请客。宴客时用好几张方桌连起来,客人围在两旁饮宴,形同划龙船,叫“龙船席”。还有一种叫“走马席”的,无论亲疏内外,甚至互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吃完就走。然后又重新上菜,迎接另一批客人。

有钱的人把“上灯”看作一件乐事,认为花的是体面钱而引以为荣。然而,对于穷苦人来说,这是一件难以承担的花费,但又无法摆脱这陋俗,所在地以,有时不得不忍痛将大孩子卖了。故有“生阿弟,卖阿兄”之说。


36、三个府城硕输过一个庵埠傻

自古以来,潮州府属各地(今潮汕地区)的人都承认潮州府或(今潮州市湘桥区)的人最“硕”(成熟、老练之意);但却有一句‘三个府城硕输过一个庵埠傻”的俗语流传着,说明潮州府属下向一个大镇——庵埠的人是如何聪颖机灵、精明能干。该俗语源目这样一个小故事:

古时候,在一个下着小雨的夜里,一个庵埠人挑着重担来叩府城的南门,请守城的人开门让他进城。三个守城的机警府城人从城门内回话说:“未到寅时,天还未亮,开什么城门?不行!睡到天亮才来叫门吧!”庵埠人急着要进城,便想了一个妙计,假装三个人的声音,一个声音说:“天气寒冷,又下着雨,遍地湿漉鹿,叫我们要睡在哪里呢?”另一个声音说:“想想办法吧!你这有一支扁担,就相让一下,让我们三人一同睡在扁担上面吧!”再一个声音附和着:“对,俺三人既可同穿一条裤子,怎么不可同睡一支扁担?”第一个声音又说:“也罢,将就暂屈一下就是了!”“好!好!”另两个声音先后应着。

“睡下”之后,“他们”又争执着:“你睡好一点么,不要乱挤,”“我不够睡哩!”“我险些跌落‘眠床’下呀!”“好,好,大家互相互让吧!”接着,就有人“鼾”出声来。

三个守城的府城人觉得很奇怪很新鲜,大家商量后同意开城门看“他们”如何睡法。城门刚开,那个庵埠人就挑着担子箭一般地闯进城里了。从此,便形成这句俗语。


37、千兵入城报十万

潮汕俗语“千兵入城报十万”用以讥讽虚张声势、装模作样的伎俩。这个俗语来自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

1939年汕头沦陷,1941年3月24日夜,日寇板口大队部出动步骑兵二千余人,乘着月色,分兵从达濠、河浦、马等地侵犯潮阳县城,每到一地就分兵把守,到攻进潮阳县城时,日寇人数还不到一千。但这么少的日军如何能占据县城呢?日军把队伍分成几段,喊着口令,传出一阵阵重重的脚步声和铁蹄声,从北门走到南门,又从南门走到西门,再从西门走回北门。这样沿着大街、西环城绕着大圈子整整走了一夜,制造声势,使人们误认为日军进城整整走了一夜,人数不少于十万。但没多久,就让人们知道了真相。潮阳人民讥讽地笑道:“千兵进城报十万。”

从此,这一句俗语就在潮阳一带流传下来。


38、七月半,日头短条线

春分(阳历3月22日前后)和秋分(阳历9月23日前后)因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均分,故潮汕有“春分、秋分日夜平分”之说。

潮汕处于北半球地区,七月半(在阳历8月14日前后)是秋分前时间,由于这一时期北半球的太阳高度偏低,接受太阳光热也随之减少,出现白昼偏短而夜间较长的自然规律。潮汕人民就用“七月半日头短条线”来表达这一时期白天偏短时差的生动俗谚。

潮汕是刺绣之乡,享誉欧美和东南亚一带,潮汕姑娘精工刺绣,她们一天中坐在绣规前埋头做针工,该做几条针线已心中有数,一到农历七月半,做起针工来一天就有做少一条丝线的感觉。潮汕人民为了准确表达白昼偏短的自然规律,以自己做工艺的实践经验作喻,故有“七月半,日头短条线”之说。


39、莫将大池看做路

大池,农村中养鱼的池塘。

却说某村有一赌徒,嗜赌亡命,三天三夜赌至天亮,半路跌下去就躺在路上睡觉,路人拌了一跤,才叫醒他回家去。这夜,照样赌罢回归,半夜里,一路颠颠簸簸,眼皮张不起来。大池是他回家必经之路,在月光下,朦朦胧胧地往前走,池塘在月光照射下与路没什么区别,他将大池看做路,一脚踏下去,跌入水中,混身湿漉漉,才惊醒过来。村人把他带回家,说:莫将大池看做路,就不会跌下水中。语带双关,奉劝世人莫染赌博恶习。

改革开放之后,村中有一青年很早就下海经商,手头赚了一大笔钱,生活便奢侈起来,任意挥霍,不上几年,钱财花尽,身陷困境,亲人劝说道:若是当初花钱“莫将大池看做路”,也不用造成今日日食难度。

莫将大池看做路,语带双关地教示那些不辨明方向做人,不量入而出勤俭持家的人,将会由此走入困境泥潭。


40、没有烧粿出,怎有清粿入

俗语“没有烧粿出,怎有清粿入”,它教导人们热爱社会,礼尚往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烧:热的。清:冷的。

从前,乡村时年八节都要做粿炊粿。有红桃粿、酵粿、甜粿、笋粿、菜头粿等。谁家的桃粿先熟了,尤其有特色的粿品,巴不得用盘子盛后送给邻里品尝品尝。谁家的粿品虽是慢熟,也要情来理去,把热乎乎的品回送给邻居。这种互相下礼,既表示邻里的友好,又品尝彼此不同的粿样和味道,营造谈趣话题和生活气氛,加深融洽邻里感情。

不少家庭的孩子既喜欢尝自家热烫的粿品,更喜欢品尝邻居送来的不同样子、不同味道的粿品。家长也常常教育孩子说:“要搞好邻里关系,没有烧粿出,怎有清粿入。”可也有的家长接受人家热情送粿,因某种原因没能做粿回送人家而感到失礼,变成“没有烧粿出,只有清粿入“不好意思地欠缺和谐邻里的人情。


41、麻骨拍仔———比架势

歇后语“麻骨拍仔———比架势”,用黄麻杆打儿子摆架势,吓唬吓唬而已。比喻一种慈爱的惩罚和教育。

潮州歌谣有“前母打仔用麻骨,后母打仔用柴糟;麻骨打仔渐渐化,柴糟打仔毒过蛇。”前者用黄麻杆打孩子很轻很脆,没什么伤害。其实家长是不愿意打的。后者用柴糟(烧过的柴条)打孩子很硬很痛,对孩子身体有害。容易使孩子产生恶化的心理。歌谣中用不同身份不同心理对待事物以不同态度和手段,后果也不相同。


42、龙船扒上官厅来

龙船,乃端午竞渡之特制木船。“龙船扒上官厅”原意为向官府领赏,引申义为事情奇特,出人意料。潮剧《香罗帕》的赵母,面对在衣箱中藏了一整天的未婚女婿,说了一句“龙船扒上官厅来”,便含有惊奇的意思。

潮俗端午赛龙舟,彩旗插于江心,优胜者夺得标旗,谓之夺锦,奖金便在江边当众颁发。有某地县太爷观龙舟,看后却要冠军队把龙船划到衙门领赏。这分明有意刁难。衙门哪是划船的场所?村民们暗地里筹思,想起北方有一种旱船,便是陆地行舟的,此时何妨仿效?于是一众弃舟登岸,各持船桨,按锣鼓点的节拍,步伐整把“龙船”划到官厅上来,口称“谢太爷厚赏”。县太爷面对此情景,只好叹服,重重给予赏赐。


43、六月雨水毒过鬼

潮汕有句俗谚:“六月雨水毒过鬼”。古人这句谚语,其实质所指的不是雨水有毒,而是“三伏”酷暑,地气暑湿,湿热交逼,时逢雷雨,淋湿伤身,环境潮湿,蒸淫热迫,正气有隙,邪自入侵,故暑多挟湿为患,最易伤耗元气和津液,常引致人中暑。

古语云:“天有不测风云”,意指夏令人们外出有时会逢着“风时雨”,提醒出门要常备遮日御雨的竹笠、雨伞,以避免遭受阵雨淋湿,御外邪,祛暑湿,防中暑,保安康。


44、鲮鱼缀食草鱼屎

草鱼和鲮鱼,肉质鲜美,是潮汕历史以来重要的淡水养殖鱼,草鱼至今依旧是淡水鱼重头货,而鲮鱼则少有人养了,不少年青人甚至不知道这种鱼。

只养草鱼而不同池养鲮鱼,是养殖上的失误,因为草鱼屎是鲮鱼的最佳饲料,草鱼池养鲮鱼,省了鲮鱼的饲料。由是就有了“鲮鱼缀食草鱼屎”这句潮汕俗语。缀,此处的义项是“跟着”。这句俗语的引申义是“跟着某个人或某件事捞到好处。”例:某部门小车司机载领导参加某重要宴会,主人同样招待了司机。事后司机喜不自禁,逢人就夸耀。有人不客气嘲讽他:“你是鲮鱼缀食草鱼屎。”


45、临死蹬破三领草席

俗语“临死蹬破三领草席”意为讽喻作恶者临死挣扎,死不甘心。

据说有个财主病入膏肓,说不出话来。弥留之际,子媳儿孙都赶到他的病榻前。财主望了一眼他们,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拼出最后的一点力气用脚狠命地蹬着草席。草席被蹬破了,换了一张新的又被蹬破了。眼看他快不行了,但第三张草席还是遭此厄运。子孙们都不知如何是好,纷纷问:“是不是还有什么财产没交代?”“是不是担心财产分不均?”财主都摇头。突然,财主回光返照,只听他说:“你们都来了,店铺谁管?”他大儿子赶快回答说:“爸,店铺有伙计看着呢,你放心吧!”“胡说,怎么可以放心,伙计是外人,靠不住,还不快给我管好店铺。”看着大儿子离开,财主才把脚蹬直,放心地上西天去了。


46、离城七铺

俗语“离城七铺”意指两种事物差别很大,不能简单化地作类比。


明朝嘉靖年间,潮阳县城的陈大器任御史,人称陈御史。某日,他与原籍潮阳县贵屿的陈国舅(即陈北科)同时上朝,嘉靖皇帝知道他们是同乡同姓,就问陈御史:“陈卿,你与国舅同乡又同姓,老家是否在一起。”陈大器一贯老实,就以实情呈报:“启奏我主万岁,我们两个虽是同县人,也都姓陈,但臣是县城陈,国舅是贵屿陈,贵屿离城还有‘七铺’哩!”

“‘七铺’是何意”,皇帝不明白,就再次发问。

陈北科抢先解释:“万岁啊,我与御史家屋厝相连,御史的意思是说我们两家离得近,相差的距离就只七步,小时候我们还在一起玩呢!”

“噢!”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陈御史在旁也不便辩白,只好作罢。

从此,就流传下俗语“离城七铺”。据《潮汕熟语俗典》


47、老老做戏晤知挂须

按潮汕方言的习惯用法,“做戏”就是演戏,所谓“老老做戏”就是指有丰富经验的老演员,是变换主语的口语化说法。

以前,潮剧多作为广场戏演出,各乡村、社会团体以及富户每逢谢神或其它喜事、杂事,多有请戏班彻夜演出助兴,演员们的苦楚辛酸可想而知。有一次,有一戏班循例演出至半夜,又上演武戏《三英战吕布》。上演过程适逢夜粥煮熟了,当时的戏规是轮到谁有空谁就先吃。其时扮演张飞的老演员在下台时分就赶快来吃,为了便于进食便把假胡须卸掉了。吃罢因末轮到他上场,他坐着坐着就打盹睡着了。过一会他被人推醒——按剧情轮到他上场了。不知他是睡意末醒,还是一时太紧张,无挂须就匆忙上场。出台后他按张飞的舞台动作要求一抹下巴,才知胡须忘记挂上。这时,饰演吕布的老演员也发现了他的疏漏,吓了一跳,怎么办?:戏谚说:救台如救火2再说,戏演砸了,班主怪罪下来,“吕布”也要吃板子的。他急中生智,只听“吕布”大喝一声:“大将军不斩无名小卒,来者何人,速报姓氏上来。”“张飞”一听心领神会,赶快捞紧这根救“台”稻草。遂虚晃一枪,接茬说:“吾乃张飞之弟张样是也。”那“吕布”情知接上戏,见好就收。遂发一声“呸”,道:“且饶汝辈性命,可速唤张飞前来受死!那“张飞”一听大喜,便趁机下台去挂胡须。尽管经过这段掩饰,剧情得以继续演下去。可是观众也不全是痴呆,且小说《三国演义》又哪有这等情节?那些“老戏鬼”和眼尖的人终归是看出破碇来了。讥笑之余,“老者做戏晤知挂须”的“土典故”便广为流传。

现在潮人通常只在口语上使用这句话,大概意思有如“快马失蹄”;但也有些人是引借这句话为自己的失误作辨护。顺便说一下,自从有了这个“土典故”,潮人便把那惯于孤假虎威、装模作样的小人戏称为张飞的弟弟——“张样”。


48、老丑呾白话

“老丑呾白话”是一句戏谚,也是潮汕民间一句俗谚。


白话是潮汕本土语言。据说在潮剧尚未出现之前,潮汕地区已随着移民的迁徙,也带来了正音戏。正音戏唱念的是中州音韵,这音调潮汕人叫它“官话”。正音戏在演出中,扮演丑角的为了取悦观众,在打诨插科时,适当地把唱念的台词改用潮州白话,滑稽诙谐,揭露了生活上的弊端。这风趣的丑白,使观众欣赏起来,更饶有兴趣。

随着潮剧艺术不断的发展,人们对“老丑呾白话”也有新见解。认为“呾白话”引申为“呾白直话”,直言不讳。为了要表白自己的坦诚,或心曲;或要求对方直截了当,直言直说,毫不掩饰,往往会说:俺来“老丑呾白话”吧。

这种既浅显滑稽,又敢于暴露无遗或讽刺有度的戏曲词语潮汕群众当作说实在话的一句俗谚而流传下来。


49、见破阿老婶把嘴

从前,有一个穷汉子穷得家中无米下锅,已饿得肚子咕吐叫。这天看到邻居老婶的一只半大不小的鸡在地上啄食,并走进了他家。这穷汉子肚饿难耐,便偷偷把小鸡藏起来,准备晚上杀了,一饱口福。到了下午,只听邻居老婶在外面大叫大喊,逢人就问,说她有一只五六斤重的大鸡被人偷了,搞得全村人心惶惶,大家都忙着找回自家的鸡,并为老婶可惜:“没良心不得好死的贼。”可是,呆在家里的那个偷鸡人却越听越生气,明明是一只不足一斤的小鸡,硬说成五六斤重的大公鸡。一气之下,他干脆抓着那小鸡走了出来当众质问老太婆:“看,明明你丢的是一只小鸡,怎么说有五六斤重?真是见破老婶你这把嘴!”老婶虽得小鸡,却也大失了脸面。

这句俗语经过演绎,已被用来对那些危言耸听、夸大事实者的遣责和讽刺。


50、家(多)钱家功德,减银减香烛

另作“家钱家功德,无钱照底则”。这是一句充满睿智的潮汕方言俗语。其意思是说,别人基本上是按你出了多少钱银掂量着来为你办事的。它明示人们,该花的钱就得花。这在讲究商品等价交换的今天,也的确说到了点子上。不过目前许多人在引用它时,往往只说了前半句。

古时候的潮汕人是崇敬鬼神的,人们经常要到庵庙里焚香诵经膜拜,问神占卜做道场等等。有些人会择日请和尚尼姑道士到家里来做法事。碰到家里头有人逝世,当家人还会到宫寺里请一班人马来做功德。凡此种种都要另送一些银两给庵堂宫寺。据说以前有些和尚道士是很现实的,如果当事人出的钱多,他们在做功德时便会多诵读几篇经文;如果送的银两少了,只是草草念经应付了事,很可能他们连做排场用的香枝蜡烛都会节省。


51、会食会呾当个工

这是讥讽某些人说了谎话不单没有得到惩罚反而不公正地得到嘉奖的一句潮汕俚语。“呾”本来只是“说”的意思,但如果把它与“食”联系在一起,如“白食白呾”、“会食会呾”“等则就是说谎话,说假话的意思了。另外,“当个工”的直译意思是“相当于挣了一个日工的工值。”

从1958年农村建立人民公社起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被解散时止,农民在劳动成果分配上基本吃的是“大锅饭”。尤其在“文革”期间学习山西昔阳大寨,搞什么按个人的政治表现,实行“政治评工分”、“政治评口粮”时,在劳动成果分配时就更不合理了。以当时的这种分配制度为背景,再加上“放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流行口号,还有“报喜”、“献礼”的风气影响。当时在农村干部中刮起“浮夸风”。“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社员中就有人专说漂亮话、假话,以讨得某些人的欢心,特别是在上级领导下来检查工作的时候,有些心态不良的农村基层干部把这当成是社员在配合他们工作,让他们”有面脸“。有时就会在日后评工分、评口粮的时候给予“回报”,这也就是这句民谚俚语的大概由来。


52、花娘花艇

也有说“翘尾头样,翘尾头相”。“花娘花艇”是一句贬词,反映的是不健康的涉黄内容。该词源于古昔潮州城外韩江湘子桥上下游繁华热闹的江面上,为数不少的载着花娘、装饰得花花绿绿的六篷船游艇而得名。它原是指人(花娘)指物(花艇)的名词,后来却演化为介于形容词和动词之间的俗语,用于嘲讽责备不正经女人的行为;有些女人行为虽然正经,但由于打扮过份时髦妖娆,爱穿奇装异服,或举止比较浪漫轻佻,也会被人们(尤其是同性们)妒忌地指责为“花娘花艇”。

花娘,娼妇或艺妓。六篷船,古时潮州独有之游艇。”

“花娘花艇”盛行于清朝康乾盛世尤其是乾隆时期繁荣“娼”盛的年代。据记载,当时的湘子桥除廿四楼台廿四阁之外,桥两边墩与墩之间还架设了“天桥”,上搭亭屋办商店,东桥76间,西桥50间,因而有了“一里长桥一里市’、”到了湘桥间湘桥“的佳话流传着。在此繁华环境里,便有官绅士庶以至篙工民夫乐于乘花艇、玩花娘。

粟香的竹枝词也写到:“浪说潮嘉风月好,虚名最是六篷船。”俞蛟的《潮嘉风月记》中写到:“(六篷船)昂首巨腹而缩尾……中舱为款客之所,两旁垂以湘帘,明敞若轩庭;前后分为正寝,几榻衾枕,奁具重笼,红闺雅器,无不精备。卷帘初入,见锦绣夺目,芬芳袭人,不类尘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六篷船缩尾而翘起,有别于其它的船,故被称为“翘尾船”,“花娘”(妓女)也就有个代号口旷翘尾”。


53、合厝人意便是好工夫


“合厝人意便是好工夫”是潮汕民间的一句俗谚。“合”是“符合”、“融洽”、“匹配”之意。“厝人意”是指“主人的意见”或“主事人的意愿”。

据说,隆都有一员外要修建一座花园式的宅院,令其侄儿主事,意欲在宅院主座塑造一幅象征富贵吉祥的图案,经艺匠研究,终于设计出一幅《三羊开泰》图:广袤的苍穹高悬一轮红日,枝叶繁茂的松树荫盖大地,绿荫下一羊俯卧松根,一羊引颈欣迎旭日,一羊从树后欢奔而出。寓家运康泰如丽日中天,富贵长寿如松柏长青,财丁兴旺如吉祥(羊)永生(三含生)之意。谁知其主事侄儿执意要绘塑四(四含死之意)羊成双成对,艺匠无法阻挠,只得“照厝人意”构筑。

竣工之日,侄儿请员外亲莅工地观赏,员外也不知“三”和“四”之寄意,眼见四羊栩栩如生,抚掌称绝,甚为满意,并表示加倍发给工钱以褒奖其功夫。

自此,“合厝人意便是好工夫”这句俗谚就成为嘲讽那些不懂事理,好事作为坏事办还洋洋得意,或讽刺那些把隐含不吉利的事情还被认定为最好的功夫,并在潮汕地区广为流传。


54、好了风湿,害了芒卿

这句俗语比喻事物有得必有失,或一方获益,另一方受害。芒卿,即毛鸡,是一种野生禽类。

潮州的东北面,大部分是山区和半山区,水源丰富,森林茂密,生长着许多飞禽走兽,珍贵的毛鸡就是其中的一种。毛鸡能飞善走,肉味鲜美。更为重要的是,毛鸡还是一种重要药材,用毛鸡泡成的“毛鸡酒”对治疗风湿病和骨伤有显著疗效。所以人们都争着捕捉毛鸡,毛鸡因可治风湿病而招来灾祸。据说泡药酒用的毛鸡还有区别,折了腿骨,然后又被母毛鸡治好的雏毛鸡,功效最好,且折的次数越多越好。于是人们一找到毛鸡巢,不先抓走毛鸡,而是把雏毛鸡的腿骨弄折,待母毛鸡把它治好后,再把它弄折一次。这样反复几次后,再把它抓走。所以民间就有了“好了风湿,害了芒卿”的说法,并引申出它的比喻义来。


55、好好鳖削到屎流

鳖,俗称脚鱼、甲鱼、水鱼,是很好的营养滋补品,宴席上的佳肴。民间剖鳖,让它在鼎中游水,炉里缓缓加热,水温逐渐升高,鳖渐渐受不了,越游越快,尽力挣扎,终于排泄尽出,肠中无物。然后将鳖拿出来冲洗清水,开膛破肚,干净利索,毫不费力。

不懂得剖鳖的人,将一只活鳖放任砧上便用刀;或把鳖头横刀砍去,鲜血直喷;或像削鱼一样先破肚,让它拼命挣扎;或用刀把鳖打昏,此时的鳖都会屎尿失禁,流满砧板,臭不堪闻,整只鳖被弄得一团糟。

“好好鳖削到屎流”,是形容工作不得法,好端端一件事,却弄得一塌胡涂,不可收拾,难以善后。或者形容某些人不知自爱,自毁前程。


56、掼屐缀唔着人走庵

“掼屐缀唔着人走庵”,用来形容人能力差,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别人。这句俗语来源于潮州民俗:一是“走庵”,一是“穿屐”。

走庵,即是游神。过去,不少乡村在某个节日要把庙(庵)里的神像抬出来绕着全村敲锣打鼓放鞭炮地热闹一番。

游神往往还有赛神,两队游神的队伍往往因抢夺道路而赛跑起来。因而,游神的人员,特别是抬神轿的轿夫必须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赛神时,谁家的神轿能跑在前面,谁就是胜利者。跑在后面的,当然只能甘心认输了。体力不佳,不善跑步者,就是把木屐提在手中赤着脚跑,也赶不上人家的队伍,这就叫“掼屐缀唔着人走庵”。屐即木拖鞋,潮州人过去不分男女都穿屐,快跑时十分不便,因而,需要快跑时便不得不脱下来提在手中,这就是所谓“掼屐”。现在已很少有人穿屐了,更没有“掼屐缀人走庵”的现象。但这个俗语的含义经过引申之后却流传下来了。


57、赶你去九龙山晒日花

潮汕俗语“赶你去狗浪山晒日花”是“赶你去九龙山晒日花”的讹传,它来源于唐初陈政围剿畲族反而被围困于九龙山一事。

唐朝时候,潮汕地区的土著居民畲人受到中原迁移来的汉人的排斥,引起了长期的纷争,汉人及驻军经常遭到畲族的袭击,民族之间矛盾重重。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聚居于潮州、泉州之间的畲族人发生动乱。地方向朝廷请救兵。当时,广州扬威府授归德将军陈政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领,所以朝廷任命他为朝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率领3600名军士,前来潮州平乱。当陈政带领兵士来到潮州的时候,因为初来乍到,不少士兵水土不服,生了病,战斗力大大减弱,畲族起义部队乘他们尚未站稳脚跟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陈政部队抵挡不住,只好退守九龙山,奏请朝廷派兵支援。畲民在此一役,大获全胜。故传语曰:“赶你去九龙山晒日花。”此语因流传许久而有转讹,成了“赶你去狗浪山晒日花”,语意也泛指把敌对的一方或不受欢迎的人赶走,远派他方(“晒日花”意为晒太阳)。


58、放掉乞食篮拍乞食

“放掉乞食篮拍乞食”这句俗语在潮汕地区的流传十分广泛,用来嘲讽那些从贫贱变为富贵后,立即翻脸不认人的人。

从前有一对结拜兄弟,流浪江湖,讨饭为生,宿同床,吃同碗,情似亲生手足。后来两人相议各奔前程,寻找自己的生路。分手时,两人相约道:“有朝一日能够得到富贵,千万不可相忘。”若干年后,两乞丐中的一位,利用讨来的余资,积累成一点小本钱,并且利用其走南闯北的机会,搞一点小本经营,发了点小财。于是,便定居下来,建起了高大的房屋,开起了铺面,经营生意,终成一个大富户。

另一位乞丐,历年流离颠沛,终无所获。弄得形容憔悴,颜色枯槁。然而,他仍然记挂着当年的那一位盟友,四处寻找。

这一年,那一位早已成了大富户的乞丐做生日,宴请乡绅群富,宾客满门。而穷乞丐恰好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这位成了大富户的乞丐兄弟,早已将这位朋友忘到爪畦岛上。这时忽然见到当年这位朋友找上门来,衣衫褴褛,给自己带来莫大耻辱。于是翻脸不认人,喝令仆人将他赶出家门。那位乞丐朋友气愤极了,在门口大骂:“真是放掉乞食篮拍乞食。”并将那暴发户的乞丐身份抖露出来。从此,便有了“放掉乞食篮拍乞食”这句俗语。


59、凡事学大丈

俗语:“凡事学大丈”意指做事心中无数,盲目跟从。“大丈”本指大姨父,潮汕习俗大人跟小孩称呼对方以示尊敬,所以襟弟称襟兄也称“大丈”。

“凡事学大丈”这个俗语,源出民间流传的一则“傻女婿故事”。传说以前有一位傻女婿要到岳母家祝寿,妻子怕他出洋相,便告诉他:“大姐夫是个知书识理的人,到了我妈家,你就跟他学着做就行了。”翌日,到了丈母娘(岳母)家,傻女婿便细心注意大女婿的一举一动,认真模仿。在筵席上,大女婿举杯向丈母娘祝寿,他也举杯祝寿;大女婿为丈母娘夹菜,他也夹菜;规规矩矩,很有风度。丈母娘心想小女婿虽没读书,也甚懂理,心里很高兴。席间大女婿掰分一粒蚶吃,并用手帕将蚶壳包下,然后又吃豆粉汤。小女婿一不留心没看清楚,以为大丈吃蚶是连壳吞下,心想这可能是礼貌吃法。于是,也拿了一粒蚶放进嘴里,拼命往喉咙里咽。这谈何容易,他被哽得好苦。大女婿见襟弟这般傻相,忍不住大笑一声,谁料刚吞下的豆粉丝从鼻孔中喷了出来。傻女婿见状,惊惧万分,忙把蚶壳吐出,连连说:“大丈啊大丈,你那‘蛤蟆吞涎’已经把我哽得半死。这一着‘牛囝穿鼻’我确实学不来!”弄得大丈哭笑不得,众人却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60、二个恭喜扛一个亦好

这是一句有关生男生女的评价的谐谑俗语。它来源于一则潮汕民间笑话。

从前有一对青年夫妇常常吵架。丈夫夫权思想很重,在家总是要摆大丈夫架子,妻子也不示弱,总觉得在家里辛苦劳作,还要处处让着丈夫,很不服气。有一天她对丈夫说:“我时时服侍你,你也该帮帮我啊,女人的地位不是总排在男人后面的,古人说:‘女主内,男主外’,这‘女主内’就放在首位呀!”丈夫那天也心平气和,听了妻子的话,笑着说:“古人虽这么说,但古人也说:‘男尊女卑’,男子不但排在前头,而且尊贵。”妻子回口说:“女人排在前的还多呢。‘阴阳’、‘雌雄’都是女在前,男在后。”丈夫听了很不服气:“你别说得太多了。”他指着妻子怀孕八月的肚子说:“你可要给我生个男孩,你看俺潮汕,人家如生了男孩,亲朋好友都上门道贺:‘恭喜!恭喜’,那才光彩呢。倘若生了女孩,就只是说:‘亦好!亦好”。这话刚说完,就听到门口鼓乐喧天,抬过一顶花轿,妻子灵机一动,指着花轿对丈夫说:“看啊!二个‘恭喜’正扛着一个‘亦好’呢。”丈夫一时答不上话来。

后来,这句话便在当地传开了,成了一句俗语。它虽近戏谑,却颇有积极意义。



61、刁刀寸才,下科正来

有一年,朝廷开科取士,潮汕有一举子上京应试。主持考试的官员,阅读了他的试卷之后,觉得他的文章措辞精当,论策有理有据,切中时弊,颇为难得。可是,令他失望的是,这么一个人才,居然把“刁”和“寸”两个字,误写成了“刀”与“才”。

主考官感到很为难,是取是舍,权衡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忍痛割爱,以儆天下学子,端正学风。于是,提笔在卷子上批曰:文章虽好,刁刀寸才,下科正来。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举子仅因两字之误而误了功名,听说的人无不替他感到惋惜。


62、蹲哩蹲三年,枭哩枭一时

有一山村塾师,不认识“枭”字,便胡乱地教弟子读为“蹲”字,并解释道:鸟缩住脚伏在树木就是蹲。村中父老听子弟们说先生教他们这样读法,也都觉得满有道理。塾师在这里任教三年,备受尊敬,后因年事已高,退休归家养老。

新塾师接替老塾师来山村执教,逢到枭字,都按其正确的音义教弟子们,却引起学生们及其家长的公愤,说他不识字,连枭字都读错,根本就没资格教书,为了不贻误子弟们,父老们在当天就把新塾师轰走了。

从此,潮州一带就传下这么几句俗语:“蹲哩蹲三年,枭哩枭一时。”


63、担梯看唔着数簿

“担梯看不着数簿”这句俗语起源于潮州。“担梯”即搬梯,“数簿”是指帐簿,如财务报表之类。

清末民初,随着封建王朝的衰落和西方文化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各地的商会善堂,社团会馆纷纷成立。地处粤东沿海的潮州,受西方影响较早,各种行会商团相继成立,其中“扶伦堂”是当时规模较大的慈善机构之一。“扶伦堂”中有位董事,是清末的一位潮州举人,姓袁,人称袁举人。此人虽有文墨,但心术不正。在袁举人任“扶伦堂”董事期间,利用职务和地位上的便利大肆贪污民间的捐款。一次,袁举人主持“扶伦堂”的修建工程。在修缮过程中,袁举人想尽办法侵吞公众的捐款。修缮工程完毕之后,袁举人为蒙混过关,欺瞒群众,在公布账目时,他用蝇头小楷在红纸上写上捐款的去向用途,并将其贴在“扶伦堂”的照壁墙顶上。站在下面的群众因墙高字小,根本看不清红纸上写的是什么,只好摇头叹气:“担梯看不着数簿。”

后来,人们便把“担梯看不着数簿”比喻那些管理公款掌握财权、千方百计避开民众监督而中饱私囊的人。


64、大头蚶,开嘴就生虫

潮汕地区有句俗话叫“大头蚶,开嘴就生虫”,直接说明开口的蚶已死亡变质,用来比喻一个人不善于交际,往往是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净是些不成体统、不吉利的话。从前,潮阳农村就有这样的一个人,人们都毫不客气地叫他“大头蚶”。

且说“大头蚶”接连几次,因为在一些大场合中说错了话,遭到了人家的奚落。为此,他决心金盆洗“口”,学人家说吉利话。

这天,邻居一位大娘给儿子们分家,正准备到陶瓷铺购买米瓮。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分家是大喜事,难得有这么一个表现的机会,我一定得让人家刮目相看。注意一定,便向大娘提议说,为了分家之后,儿孙们能够发达富贵,何不管米瓮叫“状元瓮”,博个好彩头呢?大娘一听,觉得不无道理,很高兴地表扬了他一番。

来到陶瓷铺,大娘记着“大头蚶”的话,就说要买“状元瓮”。这时,出乎意料的是,店主竟然拿出了两个用来装骨灰的“火金瓿(音爆)”。大娘当下张口张舌:“我要的是米瓮呀!你怎么……”

原来,“状元瓮”是潮汕人对“火金瓿”的“雅称”,大娘不谙世事,闹出了笑话。经过店主的解释,她如梦初醒,自认倒霉,口里还禁不住呢呢喃喃的,暗地里大骂“大头蚶”狗嘴吐不出象牙呢!


65、乘风叩橄榄

乘风叩橄榄“乘风叩橄榄”,是流传于潮汕各地的俗语,也是潮汕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实事。作为俗语,它嘲弄那些乘机捞一把的不良现象或趁火打劫的不法行为。作为史实,它曾发生于盛产橄榄的地方。

“乘风”的“风”,指的是台风。“叩橄榄”则是偷盗的行为。当地人说,收获橄榄从来都是摘取,不是“叩”。摘取时最怕有风,更怕大风,因风吹树枝摇,操作人有危险,同时风吹树摇橄榄掉,掉下来的橄榄易损伤,不能久藏。只有“鼠贼仔”才“乘风叩橄榄”。因为台风到来,果园无人摘橄榄,“鼠贼仔”就乘此机会,用竹竿或石头偷“叩”橄榄。这样,风刮加偷“叩”,橄榄落满地,“鼠贼仔”偷走一部分,还剩下很多,风后园主巡查也弄不清是被风吹落,还是被人偷叩。“鼠贼仔”自以为这是其得意之作。但时日久长,终被发觉。这“乘风叩橄榄”就成了广为流传的俗语。如今,人们对于那些层层加码的乱收费等不正之风,也比如为“乘风叩橄榄”。


66、食屎食尿

潮汕民间流传着一句咒骂官员鱼肉乡民、大吃大喝挥霍公款的俗语叫“食屎食尿”,据说它是出自明朝嘉靖年间潮阳国舅爷陈北科之口而传播的。

陈北科性格诙谐,不拘小节,却又爱僧分明,不入俗流。他对乡里的乡绅豪强和村外河边码头官商船主坑害百姓的行为很不满;加之豪绅们常常埋怨堂堂国舅爷从未宴请过他们一次,他就成竹在胸,想一箭双雕教训他们。

一天夜里,陈北科到停泊码头的商船甲板上出恭,船主一见,不知是谁就破口大骂,其他商船的人也一齐涌上来,有的动手打他,有的说要推他落溪。陈北科说:“官司不如屎尿紧,你们打我何来?”大家听声看人,才知是国舅爷,一惊非小!“你们连我这国舅爷也敢打,真是目无朝廷,反了,反了!”众人怕惹大祸,便同他私了,谈妥由各船主合资联办几桌酒席,于隔天中午在陈氏宗祠宴请众乡绅。

席间并没有看见国舅到来,宴客之事全由管家料理。将散席时,陈北科才姗姗而来,对众绅士们说:“你们知道我这些酒席的来历吗?那是我放屎撒尿换来的,大家吃的是什么,便可想而知了。”祠堂外有群众起哄说:“食屎食尿呀!”“食屎尿”一语便这样传开了。


67、别人草粿别人糖

“别人草粿别人糖”,意指慷他人之慨。草粿,用凉粉草熬制而成的一种小食。

从前,有一个老兄,特别小气,人称“铁公鸡”。有一天,他的两个朋友打赌,说看看能不能敲“铁公鸡”一顿,即使是最便宜的一碗草米果也算胜利。

有一天,这两个人专门叫一个卖草粿的挑着担子到“铁公鸡”门口吆喝,久而不去。“铁公鸡”实在忍不住,打开门走出来,问:“草粿一碗多少钱?”“一毛。”卖草粿的回答说。“那打五分钱来。”“铁公鸡”说。“五分钱买不得。”卖草粿的说。“铁公鸡”发怒道:“怎么买不得?一碗一毛钱,五分钱不就半碗么?”卖草粿的无奈何,只好打了半碗给他,“铁公鸡”一看,喊道:“怎么这么少?”卖草粿的不耐烦,又打了一勺给他,这下足有一碗了。“铁公鸡”看看差不多,便吃起来。

这时,他的朋友看到机会来了,就走过来打招呼。“铁公鸡”看到他的朋友走过来,忙招呼说:“来!吃一碗吧!”卖草粿的忙打了一碗给他朋友。这时,“铁公鸡”又问:“甜不甜?如果不甜多加点糖。”卖草粿的又给那朋友加了糖。只见“铁公鸡”把草粿吃了,扔下五分钱就走。这时,卖草粿的说:“不对,应该是一毛五呀!”“铁公鸡”说:“草粿是你给的,糖是你加的,别人草粿别人糖,怎么要我付钱呢?”说完一转身进了家门。他的朋友无可奈何地认输了。


68、半夜出阵日

“半夜出阵日”这个俗语指的是十分意外的喜事突然降临。典出澄海出门村的唐伯元。唐伯元是甲戌科进士,官至吏部郎中。民间传说:唐伯元原是天上的文曲星。就在唐吏部出世那夜,他家门口的水井滚沸了,人们都认为这是吉祥的象征。果然,凌晨过后,漆黑的夜空忽然间彩云朵朵,红光闪闪,宛如昼夜,村人都十分惊讶:“半夜出阵日啦!‘这时唐家产下一个婴孩,过一会儿,彩霞红光便自动消失了。从此,潮汕便有了这个俗语。


69、跋钱蚶壳起,做贼偷掖米

俗语“跋钱蚶壳起,做贼偷掖米”意思是赌博盗窃自小养成。跋钱,赌博。

旧时,货币以铜板也称铜钱作为流通。赌博时,或以铜板钱作赌具,或作赌资,掉起跋落称跋钱。“跋钱蚶壳起”,指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乡村儿童玩乐,男孩多以扣“寸”,踢禽、捉迷藏跋蚶壳……。跋蚶壳,用蚶壳作赌资论输赢,跋赢了赚上一大堆蚶壳。有些儿童从这赌赢赌输的跋蚶壳,产生赌博心理和兴趣,以后走赌博的邪道,人称“跋钱蚶壳起”。“做贼偷掖米”,做贼者,从偷掖家里的一把米开始。那年代,农家人常以大米代作货币购物。从大的家庭用物至儿童的小零食,许多小贩下乡沿着村巷喊卖,有的儿童嘴馋挡不住零食的诱惑,趁家长没在家,偷偷地从米瓮掖着一把米、二把米换上扣糖或其它零食(扣糖:用铝盘盛着的一盘麦生糖,扣上粘粘的糖块),久而久之,嘴馋成瘾,越偷越大。长大以后做贼成性,人称这自小养成的恶习,叫“做贼偷掖米”。

自古以来,跋钱做贼,百姓最讨厌,这种恶习对个人、家庭、社会都带来祸害,深遭社会的遣责。许多家庭常用这句“跋钱蚶壳起,做贼偷掖米”俗语,告诫孩子不要滋长恶习。


70、阿妈生日卵哩贵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如果亲戚朋友邻里间有人不照社会公德办事,你奈他何?有办法!遇到这样的事情,潮汕人会正话反说,引发别人的笑声笑意来劝当事人,还是敬重老年人为好。话说按潮俗老人到了他(她)生日的这一天,凡家景好的人家就要摆宴为他祝寿,不然会被人家看不起。经济条件一般的人家也会多做几个菜以示庆祝。家境差的人则设法为老人煮二个鸡旦做一碗寿面,表示孝敬之意。民间有个幽默的故事是这么讲的:某村有一户人家,其父亲早逝。该户人家的媳妇对阿妈,即婆婆不大孝顺。连续几年婆婆过生日不闻不问。村里人不过意了,遂问她。她却推说家里没有养鸡生旦,而且市集上的鸡旦(潮语称为“卵”)则太贵了,买不起。于是那些好心人便在来年她婆婆快过生日之前放风声说:“阿妈生日卵哩贵!”该媳妇听后不好意思了。从此之后年年给婆婆做生日。该话目前常被套用于类似的事物上。


包括方言在内的不同语种间的差异绝不是体现在发音不同这么简单,也不会是仅体现在对应的文字差异和语法、句法不同这些表面上的呈现形式,如果你对语言的认知仅限于此,那么你就不可能真正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就算你能讲那也不可能地道,因为你对语言的本质缺乏深层的理解。每门语言的形成都有其漫长的发展历程,是该语言发源地区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必然体现这个地区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生产生活等等方方面面。

语言文字是人际交流和思维工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群体通常都带有各自特色的思维方式和交流习惯;其同样也是个人出身的标志,在一个操着南腔北调的大场合,各自地区的人都可感受到物以类聚,同气相投的特质和气息。

然而有这么一种趋势由来已久,当下愈发加速,那就是在一种强势语种的侵蚀下,包括方言在内的很多小语种正日趋弱势,甚至消亡。放眼世界,那是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结果,就国内而言,经济文化发展交流,人员流动大的背景也在不断地弱化着各地方言。

中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很多区域更是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相比较而言广东地区的方言分布则比较有规律,主要以粤西的广府话,粤东的客家话以及粤东潮汕地区的潮汕话为主,即便如此,广东的方言生存发展状况同样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不能简单归结为经济文化发展交流和人员流动的结果,还有一种潜在的更严重的因素正直接威胁到各方言的生存,那就是现行的幼教和及基础教育对地方文化传承的轻视甚至无视的问题。

据说在广州很多本地的小孩子现在不会讲粤语了,在潮汕地区很多早早上了幼教机构的小朋友却真地就讲不了潮汕话了,非要让他们讲的话说的也很不自然,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更有甚者有些家长在家里也改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这对方言的传承无异于釜底抽薪。

刚学讲话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受周围的语言环境影响极大,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然而这种学习是感性的,他们不可能对语言的本质及内涵有过多思考和深度的理解,这是一个打基础的环节,为日后使用语言进行理性表达提供先决条件。

想学好一门语言对应的环境氛围真的很关键,以目前国内的大环境,小朋友们学好普通话一般而言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想学好自己的家乡话则需要大人们用点心,只要还留在自己的家乡这样的氛围还是存在的。现在社会上不少幼教机构打出了所谓中英双语教育,对其效用也许只能用呵呵表示,我不是说双语不好,倘若真能习得中英双语肯定善莫大焉,有对比更能感知差异,掌握了两门差异极大的语言对个人前途发展,眼界开拓肯定大有禆益,对语言本质的理解也更有心得,但考虑到现有环境和条件,以及刚刚学话的小孩子,这无异于舍本逐末,更多的只是招生赚钱的噱头,绝大多数到头来中英双语教育是伪,配合上家长们的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他们共同成了地方文化的掘基人是真。

写到这里我自己也十分惭愧,倘若要我把自己写的这段编后语用自己的母语潮汕话表达出来,我也不知道该怎样讲才够地道,听起来才没那么矫情!

2020/5/9 | Tags:潮汕 | 网文 | 查看评论(0)

相关阅读:

回顶部
放心无公害:供应西瓜红甜红薯 实用网址
www.kuxiaoji.com | Powered By Z-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