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9日

七夕闲谈



农历七月七日是传统节日中的七夕,又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双星节”,今天渐渐成为中国的“情人节”。

《说文解字》:“七,阳之正也。”《三五历记》:“数起于一,主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在古人的观念中,“七”这个数字是阳数、天数,是吉祥的数字,而农历七月七日又被称为“重七”。

“夕”是傍晚的意思。“七夕”来源于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傍晚跨天河(银河)相聚。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情话。

天上星辰,人间夫妻

民歌里唱的“七月里来七月七呀,天上的牛郎配织女”,在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中,“牛郎织女”的传说影响最大、最广泛,而且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七夕节。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古人依据星象创造的。牛郎和织女原本是天空中的两颗星辰,分别在银河两岸,东西分置,通常称作“牵牛星(牛郎星)”和“织女星”,现代天文学上分别称为天鹰座和天琴座。

天鹰座由于三星并成一线,牛郎星是其中最亮的一颗,民间称其为扁担星,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的形象,牛郎星东南有六颗牛宿星,人们看作是牛郎牵的牛。

天琴座有三颗构成三角形的星,被人们想象为织女织布的梭子,织女星东方的四颗构成四边形的星,被人们看作是织女用的织布机。

星辰的名字和形象都是人间生活的反映。先民有把自然物体人格化的原始思维以及星辰崇拜、天人合一的观念,所以把天空中的星辰演绎成了人间悲欢离合的故事。

牛郎、织女是中国几千年来男耕女织、传统田园生活的象征。牛耕的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耕作速度与质量,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而养蚕、纺织改变了人们的衣着面貌。

这两点奠定了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塑造了中国人几千年的生活方式。而七夕时农业生产开始丰收,古人就有祭祀田祖(公)和庆祝牛的生日的风俗。

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处处离不开牛,作为运输工具时,人赶着牛;作为交通工具时,人骑着牛;作为耕作工具时,则是一人牵着牛(另有一人在后面扶犁)。

在中国的农业文明中,人与牛的关系如此密切,牛如此被看重,以至于在传说故事中,是牛撮合了牛郎和织女的婚姻,并尽自己的最大力量来保护这桩婚姻,所以民间最后把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来作为牛的生日。

谚语说,“一家一灶过日子”,“一牛一犁好耕田”,这就是传统自耕农的生活,也是传统农业文明塑造的生活方式。为什么我们听到黄梅戏《天仙配》中“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类表达恩爱的唱词会怦然心动,那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在发挥影响。



天上鹊桥,人间乞巧

七夕牛郎织女相会,在传说中还需要喜鹊在天河上搭桥,也就是“鹊桥”。桥梁是超越自然障碍的建筑,变阻隔为通途,起连接、沟通作用,它促进人际交往,当然也为男女之爱创造方便条件,正因为如此,古代的爱情往往会和桥联系在一起,像许仙和白娘子的断桥相会。

在鹊桥神话中,喜鹊成了天河桥梁的架设者,是使夫妻团聚的灵异之鸟。早在汉代,人们就发现,鹊巢在方向的确定和位置的选择上都合乎建筑科学,可以说喜鹊是鸟类中的建筑大师,于是在幻想的神话世界中,去天河搭桥的任务就交给它们了。

在中国文化中,鹊巢是家庭的象征,“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并且把喜鹊看做家庭的守护神,甚至有“烧鹊置酒中,令家无盗贼”这样的巫术观念。

古人把喜鹊看做家庭的守护神,就赋予它促成分开的家人重新团聚的功能,鹊桥神话体现了古人的这种观念和理想,也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民族性格。

鹊和桥的意义重合,都与爱情、家庭有关,所以“鹊桥”成为古代表现爱情婚姻的专用语。鹊桥神话表达了对夫妻离散的同情,以及重建幸福家庭的强烈愿望。而后世用来表达男女相逢的“鹊桥会”一词,更是多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含义。

农历七月黄昏,织女星正好升到一年中的最高点,在人们的头顶上清晰可见。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一直是民间的习俗,同时女子在这一天晚上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女孩子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能嫁一个自己满意的人。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七夕时古人还有晒衣晒书的习俗。《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记载,七月七日,郝隆看到人人都晒书,就跑到太阳底下仰面躺下,露出肚皮来晒。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我肚子里的书。”以此来嘲弄别人有书不读。



朝朝暮暮,源远流长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感人肺腑,于是有了大量以此为主题的吟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汉代一首很有名的咏牛郎织女的诗歌。“脉脉不得语”的感觉人们应该有所体会,心里无数巨浪翻腾,眼中有万般风情,却开口不得!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代杜牧《秋夕》中的这一句诗,写出了绵延千古的寂寞,夜凉如水,有谁会给披上一件衣服?卧看牛女相会,谁会在身边相伴?

在诸多吟咏牛女爱情的作品中,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算是佼佼者,“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虽然说“两情久长,不在朝朝暮暮”点明了爱情的真谛,但是相爱的人怎么会不渴求“朝朝暮暮”呢?白居易《长恨歌》里唐明皇和杨贵妃在七夕许愿:“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不管未来如何,深陷情中,当局者迷,谁会没有一点贪婪呢?当然渴求只是渴求,就像缘分就是缘分!所谓“造化弄人”。

本来源于民间的传说故事,经过道教文化一番改造,在清代《牛郎织女传》中,牛郎织女变成了下凡“度劫”“救世”的道教神仙。以“牛郎织女”故事为主调,“七夕”文化早已成为巨川,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来源公众号:儒风大家

上一篇 » 聪明和智慧是两回事

下一篇 » 必做和不必做的准备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