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5日

中国特色的人际交往行为

社会化性格又称为社会取向性格,是指个人心理上表现出来的一种依循于社会和他人的态度而做出反应的性格。例如有些人过于看重社会或者旁人对自己的看法,一言一行都尽量合乎社会的标准、遵循社会的规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没有独立的自我价值判断,个人的道德观建立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基础上。传统的中国社会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  

1、 人情的利害

人生于世,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际关系极其重要。要想在中国人的社会中生存、立足,必须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而这同样也是每一个要和中国人打交道的管理者的必修课。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要素中,最要紧的必须抓住两点,那就是中国人的“关系”和“人情”。只有关系通透、人情纯熟,才能在中国人的社会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才会使管理行为畅达无碍、一顺百顺。

《红楼梦》中有一句至理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也就是说,如何跟中国人打交道,如何在群体中处理人际关系,的确是一门大学问。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有着特定的原则和规范,同时也有一些不那么表面化的“潜规则”。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即使你冲撞、冒犯了人家,恐怕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何处;万一人家跟你计较起来,连回旋辩驳的余地都很难有。所以处理与中国人的关系,一定要慎重。中国人的这些行为,尤其对一些不明就里的外国人来说,也许会觉得十分难以理喻。

人情在中国社会是极普遍的现象,中国人常自认为或被认为是重人情的民族。每一个受过中国文化熏陶,或在中国生活过的成年人,无不深知“人情”这个东西的厉害。人情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但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并且在具体的情形下,也知道他应该怎样对待或处理人情。中国人的许多社会关系都是靠着隐性的“人情”来调节和处理的。人情,可以看做是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当然有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副作用。

“人情”有多种不同的含义,但在这里,我们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们相互间的相处之道。当我们说此人“不通人情”,实际上是说,“此人对于人与人的关系,一无所知”,这是对一个人很严重的批评。相反,我们说此人“人情练达”或“通情达理”,则是指此人善于待人接物,善于把握人与人相处之道,这便是一种赞美。但是,当我们听人说:“此人很世故”,则会联想到奸猾、有城府,甚至意含此人在利用或操纵人情之意了。总之,中国人是极重人情的,但中国人讲人情,通常是与“理”相提并论的。所谓“合情合理”在这可以解释为,真正的人情应不离开理,离开理便不合乎人情了。

在一般性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建立交换行为是要通过“人情”的。在经济性交换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素没有太大作用甚至被冻结;但在社会性的交换中,人情则极为重要,甚至占了中心的位置。在这类社会交换中,人情可以说是媒介,也可以说社会性交换是靠人情来维持的。我们常听人说“卖个人情”、“送个人情”或“讨个人情”、“求个人情”,这都表示人情的交换特征。不仅如此,我们更听人讲“我欠他一个人情”,“他欠我一个人情”,这就明确指出人情在交换上有盈亏的情形。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认为社会性的交换和经济性的交换都有一份平衡表。在经济交换行为中,这是一份钱财的平衡表,亏与盈有记得很清楚的。而在社会交换中,这便是一份人情的平衡表。人情的平衡表,计算起来不是那么一清二楚,不是那么容易算清。但这并非说不能作出一个人人情的盈亏的结算,比如社会上时常可听到“人情债”的说法,这就是说在人情上有了亏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成了一个“负债者”。

在中国的社会交换关系中,人们都不愿意成为人情的负债者,俗云“人情紧过债”,“赖账不如赖人情,赖了人情难做人”。这就是说,欠别人“人情”比欠别人钱财在心理上的负担还要重。何以如此呢?因为钱债易于计算、易于清偿,人情债则难计算、难清偿,此正所谓“钱债好还,人情债难还”。

所以,“不可欠人人情”几乎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社会格言或教训。教育人们轻易不要接受别人的恩惠,就是在说不可欠别人人情。因为欠了人情,则在社会关系上失去平衡,失去自己在人际来往上的独立性。俗语所谓“拿了人家的手软,吃了人家的嘴短”,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人情债如此难于承担,那么应该怎么处理呢?一个看法是不接受人之情,但是,这在某些时候是行不通的,别人请宴,就是人情,拒绝邀请,也就是有亏人情了。同时,即使拒绝别人之情,虽然可以“不欠人情”,但是与他人的来往却终止了,这就不免有被社会孤立的后果。因此,为了不负欠别人的人情,最有效的方法是回报别人以更多的人情,如俗语所云:“吃人一口,报人一斗”,“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样就在人情的平衡表上不但赤字消失,而且使别人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亦即由人情上的“债务人”转为“债权人”了。

“人情”这种可以用来馈赠他人的社会资源,不仅包含金钱、财物、服务……等具体成分,同时还包含抽象的情感成分,所以对于“人情”很难估计其客观价值。“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一个人一旦欠了别人人情,对方万一遇到困难,开口向你求助,你便有义务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尽力设法回报。由于“人情”的价值难以计算,即使他回报了对方,他的“人情债”也没了结。所以许多人会感到“钱债好还,人情债难还”,而设法躲避人情的纠缠。不仅如此,哪怕是一些有权有势的人,他们由于认识的人很多,自身的关系网络十分复杂,更是畏惧人情的瓜葛会损及自身的利益。

2、面子问题

“面子”是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又一个重要的概念。中国人不仅是一个重人情的民族,也是一个爱面子的民族,多数中国人对于面子的敏感,使面子成为他们保护自我的甲胄。在他们的自我系统中,他们是“被人看的”,而较少“自己看自己”。在“被人看”的感觉中,他们对于真实的自我往往有一种好像“知道又不清楚”的模糊感。有时候他们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知道自己有某种需要。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无法很一致的表现出来。由于受到“面子”的影响,他们必须赋予他们的行为某种装饰,此般的装饰是为了在外观上让别人看了有更高的评价,甚至最后的行为是否真正地符合自己的需要,那已经不太重要了,因为很多中国人把自己生活的目标定为“让别人看得起”。

多数中国人爱面子怕丢脸,在人际交往中,很注重给别人以面子,这样也是给自己以面子,因为给别人面子同样也是自己有面子的表现。中国人大多很重视面子,也总是去评价别人有没有面子。多数中国人总是希望自己比别人更有面子,在这种对于面子的追逐中,他们都努力使自己更有面子,其结果是大家都越来越重视面子,面子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那么,面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呢?面子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声望、社会名誉。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情感三个层次的需要之后,有一个“受到尊重”的需要。可以说,人的基本需要中就有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获取良好社会名望等内容,这种对于社会名望的努力追求在中国人看来,就是讲面子的表现。因此,中国人爱面子就是表明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社会需求。

与“面子”概念相联系的还有一个“脸”的概念,在英文里,脸和面子都是face一个词;在粤语里,也没有脸的概念而只有“面”的概念。脸和面子通常混用,或合作“脸面”。但有意将脸与面子分开时,两者之间也有差别,“脸”指的是一种道德价值,而且它也包含了作为一个高尚的人的观念。这种观念应该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观念,而不是求得的,缺乏这种价值观是很严重的事。“面子”则是基于个人的努力而求得的声望,虽然它是非常有用的,而且是人们都努力追求的,但它不是必需的,缺少它并不会造成别人严重地指责。因此,没脸比没面子更可怕,没脸是指一个人失去基本的自我尊严,而没面子则是指一个人失去比别人强大的声望。例如我们有时候骂人说,“你真不要脸!”这就是相当严厉的谴责了,跟骂人“无耻”的程度类似;被骂者决不仅仅只是丢了个面子,它几乎意味着人身的侮辱。但实际上,人们并不可以严格区分脸和面子的差别,只是努力做到使自己更有脸面。

在中国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依据各自的地位、权势,划分成等级结构,这种等级结构与他的脸面是密切相关的,脸面的丢失,他在人们心目中的等级也会下降。相反,脸面的增加,他在人们心目中的等级也会上升。于是人们总是在提升自己的社会声望以向更高的等级迈进。

在中国人社会关系的典型例子中,每个人都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活动来表达他对周围等级结构的了解。如果一个人的面子被他人尊重,那么交往就会很顺利地进行;一旦某人的不良行为被公开出来,人们就会不再给他面子。于是,他便会感到丢脸、害羞和窘迫。因此人们总是想方设法顾全自己的面子,同时会为顾及他人的面子做些努力。根据维护面子的目的,可以将中国社会中的和面子有关的行为分为六类:

第一类行为是抬高自己的面子。知道了在社会中哪些品质是讨人喜欢的,就可以为了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故意炫耀自己的这些品质。人们非常注意交往的环境和自己的仪表,并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而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例如,一个“要面子”的人会尽力去美化自己的境遇、能力、社会关系和品质。为了显得比别人更好,他也会靠“撑门面”来引起公众的注意。

第二类行为是抬高他人的面子。为了抬高自己的面子,除了提升自己的形象外,人们还会抬高权势者的面子,这样权势者就会报答他。这些手段包含吹捧对方,附和对方的意见,送礼或做其他取悦对方的事情。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名声去“顾面子”,那么,地位低的人就会变成溜须拍马的人,去为上司“增加面子”,这样上司就会报答下属并在别人面前抬高下属的地位,于是双方在交往中感到“大家都有面子”。

第三类行为是让自己丢脸。在中国的社会中,“丢脸”或“丢面子”会给个人带来严重后果,尤其是丢了“道德的脸”。中国社会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与道德标准保持一致对于维持个人的地位和声望非常重要。如果某人被认为违反道德标准而谋取个人利益,那么他就会被斥责为“不要脸”或“没有脸”。这两句话都表明这个人没有做人的尊严。在中国社会中,个人常常属于某个团体,团体的荣辱反映了个人的荣辱。因此,当某人“不要脸”时,与他有联系的团体也往往会跟着“丢脸”。

第四类行为是伤害别人的面子。在一个结构严密的社会中,一个人正常生活的主要条件就是他必须清楚与上下、左右的关系,并了解某人控制着重要的社会资源。当某人要求有权势者办事时,他必须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功的可能性。如果他们的要求被接受了,那么就是权势者“给面子”,他自己也会感到抬高了面子。如果对方拒绝了他的要求,就是对方不给面子。

第五类行为是维护自己的面子。丢面子会使人体验一些不愉快的情绪:尴尬、羞愧和耻辱。有人对中国人做出的调查,人们通常对丢脸行为作出的反应是愤怒、尴尬、羞愧、焦虑和自责等,这都与不同的丢面子行为有关。这里,确认了三种主要的行为类型,分别是补偿行为、报复行为和自我防御行为。前者的重点在于通过解释或道歉请求他人的原谅,当然也不排除逃避;后者则是典型的“精神胜利法”,类似于阿Q的行为。

第六类行为是照顾他人的面子。在一个非常强调团体和谐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关心维护自己在等级结构中的正确行为。他同时也必须照顾周围人的面子,尤其是上司的面子。由于暴露他人的缺点会破坏关系的和谐,所以中国人很少批评他人。如果不得不批评,许多中国人会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来表达。由于拒绝他人的请求会解释为“面子问题”,所以当权者很少拒绝上司或有关系者的要求。如果不得不拒绝他人的请求,为了“敷衍面子”,他们常常会采取一些补偿性的行为,如道歉、说明自己无能为力、建议别的渠道等等。

多数中国人对于“面子”的看重,无疑会对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调整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作用,有些人也经常用“脸”和“面子”来解释和调节社会行为。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兼有利弊的,中国人的“面子”观念也使得许多中国人只注重装饰自己的外部形象,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为为了“更有面子”而活着。

在多数中国人的人际交往里,有“面子”就是:表现合适的自我形象。因此在不同的场合,他们揣摩不同对象的心意,然后戴上各式不同的“面具”。我们称这种因人而异表现自我的性格称为中国人的面具性格,而这种面具性格又是人们的爱面子心理与适应性原则的良好配合。

每个人的自我形象是摆出给人看的,不管是自知或者是不自知,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透过自己的打扮、语言,以及自己所做的事情来向别人宣告“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当然,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正面的、肯定的评价,没有人会希望人家说他不好。所以我们总是想透过自我外在的形象告诉别人“我是能干的,我是慷慨的,我是知礼的,我是善良的,我是忠实的,我是有价值的,我是懂品味的……”等等;或者因人而异地表现自己的良好特征。如对一个热恋中的女孩(无论是一个还是几个)表现出只爱她一个的忠贞与坚定,同时又可以对其他的女孩表现出自己对她的喜欢和好感,其真正的含义恐怕就是“如果有可能,两人之间可以建立密切的关系”。

在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如果一个人在某个情境中,能够成功地表现出被人赞许的合适形象,就是“有面子”。相反,如果表情的形象不当,那就是“没面子”或“丢面子”的行为了。因此,人们总是在各种不同的人面前都尽量显得“有面子”,受人尊重和认可。在人际交往中,他们经常会选择合适的言辞、表现、动作、姿势和衣着,期望在别人心目中留下良好而鲜明的形象,以便维持彼此的社会关系。

“面子”从最直接最实际的意义上讲,就是别人的好感,即讲面子。爱面子就是为了赢得别人更多的好感。因而,如何抬高自己的面子也就表现为如何赢得别人的好感上,赢得别人的好感有多种办法,但典型的不外乎顺服、恭维和自我表现。顺服别人就是努力使自己所表现出来的与别人所期待的一致;恭维别人就是努力抬高别人的面子,同时也给自己留下面子;自我表现就是装饰自我形象,显示出自己在某些方面要比别人强,从而使得自己“更有面子”。

对于管理中国人的企业管理者来说,一方面,我们不该一味地顺从于别人的需要、用虚伪的形象去装饰自我。而应该努力去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和能力,以切实的成就和地位去实现超越别人的愿望。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该完全摒弃自我形象的装饰作用。毕竟大多数中国人仍然以他自己的“面子”观念去评价别人,内在的“有面子”和外在的“没面子”仍会被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没面子”。作为企业管理者,如果总被企业的员工认为是没有面子,或者其面子与其地位不相称,都会严重地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了管理工作的效率,我们应该坚持适应性原则,依照多数中国人所具有的面具性格,恰如其分地在提升和维护“面子”的同时,也尽量抬高和顾全别人的面子。只有掌握了应付各种人际关系的技巧和策略,管理者方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企业管理工作才能跨上新的台阶。

3、复杂的人际关系

关系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比如谈某人“挺有关系的”,或者是“关系挺多的”。又如与别人“关系挺好”,或者是“关系不怎么样”,“关系一般”,“关系紧张”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诸如“关系户”、“关系单位”、“关系网”、“拉关系”等词语。看到这么多“关系”,也许你会问,此“关系”和彼“关系”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呢?

“关系”一词,一方面指的是交情。如果某个人认识很多人,和每个人都有交情,他就能吃得开,办事容易,我们就称他为“关系不错”;否则,如果这个人生性孤僻或者不爱与人交往,能帮助办事的人不多,我们就讲他为“没什么关系”。可见这里的“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关系”两词具有不同的含义,后者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程度及其大小,前者是指相互间关系较多,或者相互间感情深厚,或者相互间交往较频繁等。

同时,“关系”还有另外一个意味,它表示了个人和其他人的角色地位。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他人各有不同的关系,如同学关系、同事关系、父母关系、师生关系、老乡关系、夫妻关系……等等。每一个关系就如同一个环节,把人们和外界集结成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这张网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支持这些关系的是种种的情分(交情),情谊有亲有疏、有远有近,这些亲疏和远近的情谊关系是我们推动人际互动的依据,就像父子关系就有父子情谊一样。多数中国人最讲究“关系”,这个关系最简单地说,就是指个人和他人的人际互动状态,包括角色地位关系和交情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关系一方面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状态,无论亲疏、远近,人与人之间都有关系。即使两个陌生人,也可以存在各种关系,或者同乡、同姓、同校、同龄等等。另一方面关系也特指已经有交情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状态,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情感联系,有时这种感情会使人在困难的时候互相之间提携一把。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是第一种关系中有交情的一部分。因而,实际上第一层关系含义是指客观已经存在,无法变更的角色地位,如同乡、同学、同事等,而第二层关系含义是指主观上相互愿意,可以随时撤销的情感关系,尤指朋友关系、自己人的关系等等。

我们平时评价或述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指的就是第二层关系含义,即交情上的关系含义。比如说对某人关系如何是指与他的交情如何,“关系挺好”即指“交情很深”;“关系一般”即指“交情不太深”。“关系单位”即指有过交往,尚存交情的单位;“拉关系”也是指与别人建立友情,深化感情等。

其实,“关系”是个中性词。正当地建立和发展朋友关系,于朋友双方皆有利,因而中国有句古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但是不正常的以获取眼前的金钱、地位和其他利益为目的而买通人情,建立对等的经济交换关系的拉关系现象则不可取,它势必破坏人与人之间正当的、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使人们走向一种依靠自身处理人际关系的特殊技能获取社会地位,而不以勤劳奋斗的刻苦精神获取社会地位的恶性竞争境地。其结果必然导致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被打破,人际关系被替换成一种纯粹的金钱关系。

在中国社会里,人们普遍地看重关系,有了关系才好办事。大多数中国人也在努力地发展自己的关系网,因为有了关系,犯了错误可以不受批评,甚至违法犯罪,也会不受惩罚,或者能减轻惩罚。这样一来,法律和规章制度在关系面前便往往会失去威严和庄重。“拉关系、走后门”就是通过建立不正当的关系,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逃脱规定的义务和处罚,并使关系双方同时都获利的腐败现象。大多数“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关系”双方而言,两者都可从中得到好处和便宜,而损害的却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是社会的公共利益。

在中国社会里,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交往程度和熟悉程度,也就是相互之间关系程度,分为陌生人、熟人和朋友三类。陌生人是指没有交情的人;熟人是指有一定交情,但感情不深的人;朋友是指双方之间有深厚情谊的人。大多数为了更多地被人理解和接纳或者是更迅速地建立各种关系,也即建立与别人的交情,通常愿意以朋友相称,诸如“见面就是朋友”,“朋友的朋友自然也是朋友”,“一回生、二回熟,三次见面就是好朋友”等等,因此,“朋友”的概念已经泛化了,它不再仅仅指具有深厚交情的人,而泛指一切自己希望与之交往的人。原来的朋友也就用“好朋友”、“真心朋友”等代替了。所以,朋友的称呼有时被人们看成是人际关系的代名词,不再具有原先“有交情的人”的含义。相应地,“朋友关系”的含义也极为不明确,或者是指一般认识的人,或者是较为熟悉的人,或者是有密切交往的人,或者是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等等。它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便具有了不同的含义。

因为“关系”的不同,即感情深浅的不同,人们习惯于把人分成“自己人”和“外人”。“自己人”是指关系不错、感情较深的人,“外人”则指没什么关系、没有交情或者感情很浅的人。在有了“自己人”与“外人”的区分之后,人际关系也就变得更加复杂。他们通常给予“自己人”和“外人”不同的态度、待遇和评价标准。

对自己人,他们的错误我们可以谅解,他们的遭遇我们可以同情,他们的困难我们会帮助克服。我们处处给予自己人方便,对他们可以不按规范行事,对待他们总是用更宽松的标准去作评价和判断,不去计较他们的言辞和行为。相反,对于外人,我们总是不能容忍他们的粗鲁无知,不能给他们一丁点好处,在他们面前总是公事公办,严格按规章制度行事。对他们的痛苦和悲伤,我们置之不理,甚至是幸灾乐祸,我们常以苛刻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大多数中国人对待自己人和外人都有强烈的反差,虽然人们对自己人和外人的界限不是划分得很清楚,但根据与他人的关系程度去有差别地对待他人却是绝对的。对关系好的人,则好好对待;对关系不好的人,则一般对待,甚至是无礼对待。在《韩非子》里面有一则著名的寓言——“智子疑邻”,生动地说明了关系的亲疏远近影响着人们判断事物的态度。宋国有个富人,因为雨把他家围墙淋坏了,他儿子和邻居提醒他注意防盗。但宋人并未听从,结果夜间果然丢了东西。那个宋人觉得自己的孩子挺聪明,却怀疑偷东西的是邻居。

根据关系亲疏的不同所做的差别待遇,是我们中国社会的特征和观念,多数人都是本着“内外有别”的原则行事,而且每个人都已经习惯了这一套观念体系。因人而异地执行法令、规章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对于那些享受优惠待遇的人,会心生羡慕,但不会愤慨不平。遇到别人把自己当作外人而照章办理之事,也只看做是时运不济,缺乏背景与机会。有朝一日,自己一旦握有权势,自然也会通融亲人或密友,因而,靠“关系”办事成了孳生特权的温床。在“自己人”之间,许多中国人总是习惯于在自己掌管的权限之内,互开方便之门。上车不用买票,看病不用挂号、排队,办手续自己人优先等等。如果对内对外不分青红皂白一律采取“公事公办”的态度,对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这样的人往往会被视作“六亲不认”、“不通情理”而受到他人的鄙夷。

故而,中国人是一个很重视关系的民族。中国人一方面自己利用各种关系行事,另一方面也能容忍别人利用各种关系行事,只要别人在利用关系时不直接损害自己的利益就行。

在这种强调“关系至上”的社会中,很多人忙于应付各种关系,建立各种关系,发展各种关系,因而“会拉关系”的人成了有本事的人,出现了“关系学”。在中国,一个不善于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简直就无法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关系广泛”,尤其与政府及其他要害部门“关系广泛”的人通常能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地位。

4、为人处世之道

中国人处世之道及其行为方式是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思维特色与文化个性的重要表征。那么,中国传统处世之道有哪些特征?我们从中可以借鉴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呢?概括起来说,无外乎“尚德贵和”四个字。也就是说,为人要崇尚德行、注重和谐,遵循传统的伦理规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本主义”的伦理型文化或称“德性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人是“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德性被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也是人格尊严的体现。中国人因而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指人主观的、为我的规范)。孔子倡言“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并以仁、智、勇(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为“三达德”,建构起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道德规范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主张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中国人的处世观念及其行为具有浓重的尚德特征,具体表现为两个层面:

一方面,处世做人,贵在有德。中国人的所谓“处世”,首先是要“做人”,故“为人处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立身处世。而“做人”的要义在于,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人”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对为人“缺德”的评判,是中国社会生活中甚为严厉的谴责。在具体的为人之德上,其主要范畴有“诚实正直”、“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克己奉公”、“言行一致”、“忠厚善良”、“廉正俭朴”等等。这种以“做人”为处世前提的处世观念,体现了浓厚的尚德特征。

另一方面,与人交往,要以德待人。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尚德倾向,还表现在强调人际交往的道德性,主张人际之间应当是“正其义不计其利,谋其道而不计其功”,与人相处,德行为先。其具体表现为:

★宽厚待人。中华民族一向以待人宽厚为美德,日常生活中的“宽容大度”、“宽宏大量”等道德评价,就是这一品德的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实际运作中,待人宽厚的原则包括:“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以及“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通俗地说就是要能做到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礼让。中国人历来以让为处世美德。在家庭内部,“孔融让梨”式的礼让被极力倡导,妇孺皆知;在名、利面前,古人赞美“君子无所争”的风度和“不贪为宝”的高洁品格;对待人际纠纷,先贤主张“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一个“让”字,可化解纠纷,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老子十分赞赏“水”德,就是因为水能“甘居下地、与世无争、柔弱无形而澎湃不已”。这正是“夫惟不争,而莫能与之争”的谦和礼让精神。

★以诚相待。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心诚”,由此有“待物莫如诚”的古训。而这一点正是“以德服人”的重要内容。故“开诚心,布公道”,往往能化解矛盾,消除成见,沟通感情。中国人最看不起的,就是口蜜腹剑、两面三刀的小人;也十分鄙夷那种巧言令色、阿谀逢迎之辈,以为他们都是居心叵测。

★守信用,重承诺。其基本要求是“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言行一致,讲究信用。“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等成语,以及孔子所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名言,生动显示了信用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中国守信用的模范人物是《庄子》里的人物——尾生。这位仁兄和他心爱的姑娘在某座桥下幽会,不料姑娘还没有来,潮水却来了;很快河水暴涨,尾生为不失信,却不肯离去,终于抱着桥栏杆溺死。当然,尾生这样为守信用却失掉性命的情况,是很极端的例子,但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守信”的推崇。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中国人立身处世,从来都不会以自我为中心,总是提倡要设身处地多为对方着想。多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而不是把自己的立场或观点强加给别人,这正是谦谦君子的作风。此外,多数中国人也有着一颗感恩戴德之心,当自己发达以后,往往不忘提携同道之人,使大家都沾到好处。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广阔胸襟和博大情怀,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来源:网络

上一篇 » 曹操的“唯才是举”为何被黑?

下一篇 » 读历史的十七条体会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