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4日

“清明”漫谈



清明节气,农事节点,三节合一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解释,“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

因此,清明作为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

清明时分,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农谚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

清明,也是一个极重要的农事节点。

清明又是节日,称之为“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是一个为了农事安排的岁时节气,如何成了有风俗活动和纪念意义的节日?这与已经消失了的两个节日有关,它们是寒食节和上巳节。

寒食节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后一两天,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后来二者就逐渐合二为一了。寒食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上巳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在三月初(发展到固定在三月三),与清明的日期也十分接近,于是逐渐合二为一,上巳节招魂、踏青、佩兰草的习俗就合并到清明节里了。

在唐代之后,这三节合一,形成了固定的清明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天清地明,社会清明,慎终追远

《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相传在上古,大禹治水成功,正好迎来春天的一个天清地明、风光明媚的好时节,当时人们用“清明”这个词来形容水患被清除,天下太平的状态,后来儒家就把政教有法度的盛世状态称之为“清明”。

“清”代表着“纯洁”和“安静”,“明”含义为“光亮”和“清楚”。所以自然环境的“清明”,预示着天清似水,地明如镜,春意盎然,气象万千;而社会环境的“清明”,则象征着和谐、条理、法度、透明和公正。



社会如何保持长期的“清明”,形成一个清明盛世,那就要靠文化的力量,而文化传统要靠个人与家庭的传续来形成。

清明节祭祀扫墓的习俗体现了“慎终追远”的文化观念,使个人与家庭、家族和社会在精神上联系起来,我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乃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敬畏历史;也是面向未来,传承文化。

清明节是一个感性的日子,慎终追远,寄托哀思;同时也是一个理性的日子,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有限性,思考着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不虚度这一生。



气清景明,念念清明,时时当下

《历书》:“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风和日丽,天朗气清,大自然焕发的勃勃生机也能引起人们愉快和振奋的情绪,带来吉祥的祝福。

“佳节清明桃李笑”,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人们踏青赏春,放风筝,荡秋千,尽享幸福的生活。

所以,清明节提醒我们,在追思故人、感叹无常之时,更应该过好生命的每个当下,而“清明”这两个字是人生修行的的关键所在。

人在世上,总有很多俗心杂念、烦恼遗憾,如何得到解脱?

不是要一个念头都没有,而是要每个念头都了了分明而不为所动,念头来,能觉察;念头去,能不留。

这就是“念念清明”,也就是真正的“静心”,然后才能“时时当下”,归于本心,得到解脱。



身清心明,自在清明,天人合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的生命与时间、自然相对应,在新的一年,进入新的一年以后,也有一个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

清明时节,春天的阳气极盛,从冬至日,一阳初生于地下,经过一百零四天,到了清明(古人把一百零四称之为“地基之数”),阳气达到了一个蓄势待发、准备充分的状态!

清明节“吃寒食”的习俗来源于道教的观念,古人认为在阳气极盛之时,吃寒食或者辟谷,可以把体内的浊气逼出来,使得身清心明,身心清净。

今天我们不必接受古人的观念,但是这可以启示我们追求生命的吐故纳新,以达到自在清明的人生境界。



清明节有插柳戴柳的习俗。

柳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同时,在众多植物中,柳树抽丝发芽是较早的,这一特点不仅使柳树成为盎然生机的载体,还成为春天的使者。

这样,柳的特性使它在人们心目中成了生命与青春的象征,所以民谚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白首”的说法。

受佛教的影响,古人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而观世音菩萨是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的。

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这些习俗都是古人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今天也启示我们,人来源于自然,与自然为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来源公众号:儒风大家

上一篇 » 成熟是一种光辉

下一篇 » 《三国演义》最能忍的6个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